<ravvn class="vlune"></ravvn>

凯时尊龙人生就是博首页


<ravvn class="vlune"></ravvn>
0771-5532776

联系我们CONTACT US

0771-5532776

公司地址 : 广西南宁市双拥路30号南湖名都广场A栋29层

工厂地址 : 南宁明阳工业园区

电话: 0771-5532776 、5584999 15777168099 徐先生(业务)

传真 : 0771-5532337

邮箱: hhsw@1000ao.com

当前位置: 首 页 >
行业新闻
TRADE NEWS
国务院通过修改《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决定(草案) :新环评时代即将到来
发布者: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7-08-01  浏览次数:2382  来源 :环境工程
日前,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修改<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决定》。全文如下:

blob.png

  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新修订的环境影响评价法 ,会议通过《国务院关于修改〈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决定(草案)》 。

  附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修订时间线

  2016年4月14日:

  环境保护部发布《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

blob.png

  2016年5月18日:

  陈吉宁主持召开环境保护部部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修订草案)

  2017年6月21日:

  国务院通过《关于修改〈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决定(草案)》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修订草案)》主要修订内容

  修订原则

  (一)对上位法律已有规定的内容不再简单重复。与现行《环境保护法》《环境影响评价法》《行政许可法》相互衔接。相关法律已有明确规定的,不再重复,法律作出原则规定的 ,提高条款的操作性 。

  (二)取消部分行政审批,落实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改革要求。根据行政审批体制改革的要求,对于职能交叉和审批前置等进行简化 。取消环境影响登记表审批,减少审批事项 。

  (三)强化事中事后监管 ,整合衔接建设项目环保管理制度。明确建设单位落实“三同时”制度主体责任和环保部门属地监管职责 ,细化事中事后环保监管要求,取消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许可,与排污许可制度相衔接。

  (四)强化了公众参与和信息公开要求。《条例》从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阶段公众参与、建设单位和环保部门环境信息公开、信息反馈机制和诚信机制等方面,完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方面的公众参与和信息公开机制。

  (五)加大违法处罚和责任追究力度。完善了行政处罚内容,提高建设项目环境违法行为处罚力度以及对政府和环保部门责任不落实的追究。

  主要修订内容

  (一)创新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突出重点。《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定的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制度、环境影响报告书内容、审批程序、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效力、重新报批和报请重新复核 、资质和资格审查、公众参与要求等内容,与现行《条例》第六条至第十五条规定基本一致。本次《条例》修订不重复上述内容 ,而是在重申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上述基本内涵时 ,从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申请和受理 、技术评估 、不予审批情形等方面细化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制度 ,强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操作性。

  (二)减少部门职能交叉和环评审批事项,提高效率。不再将水行政主管部门对水土保持方案的审查意见、行业主管部门预审意见作为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前置,从法律层面解决上述部门职能重复和交叉问题。环境影响登记表由审批制改为备案制,将对环境影响很小、只需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的建设项目,将审批改为告知性备案方式,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其承诺的环保设施及措施落实情况作为事中事后监管重点。

  (三)规范环评审批管理,明确环评审批要求。明确审批红线 ,规范了环保审批管理,审批环节更加透明。从环境质量改善 、环保措施有效性、环境影响报告书(表)质量等方面提出了审批要求。建设单位可对照清单进行自检,对不符合审批条件的建设项目事先研判,避免因盲目投资带来损失 。

  (四)取消竣工环保验收行政许可,强化“三同时”和事中事后环境监管。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法》调整了竣工环保验收制度 ,删除了竣工环保验收内容 。

  因此,《条例》修订中也取消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许可,与排污许可制度进行衔接。实行排污许可管理的建设项目,以排污许可替代竣工环保验收;不实行排污许可管理的建设项目,建设项目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验收调查,编制竣工验收报告,将竣工验收的主体由环保部门调整为建设单位 。验收合格的建设项目方可投产使用,并明确了不得投入生产或者使用情形 。规定了建设单位“三同时”各个阶段的环保责任、开展环境监理和环境影响后评价的要求、公开环境保护措施信息和报备。鼓励公众监督企业环境违法行为,并明确举报权利。强化了环保部门属地监管责任,规定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在“三同时”阶段、运营期环境监管的责任和监管内容。

  (五)强化了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为保障公众依法有序行使环境保护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条例》修订增加一章,专述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进一步明确了建设单位是建设项目选址 、建设 、运营全过程环境信息公开的主体 ,各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是建设项目环评政府信息公开的主体 ,并明确了公开的内容要求,增加了政府相关信息公开要求,实现建设项目环评信息的全过程、全覆盖公开。进一步明确了公众参与的相关要求,切实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

  (六)加大违法处罚和责任追究力度。《条例》修订强化了有关法律责任的规定,加大了对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一是堵塞漏洞 ,对应予处罚的所有违法行为都规定了明确的法律责任 。二是较大幅度地加重了处罚力度 ,提高了罚款数额 ,增加了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罚规定。三是针对实践中一些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不怕罚款怕曝光”的情况 ,实行“黑名单”制度 ,提出了建立违法行为信息库、社会公示 、通报相关部门等措施。四是加大对政府和环保部门的责任追究 。

  需重点说明问题

  (一)规划环评落地及与项目环评联动。《条例》修订中强化了规划环评和建设项目环评联动的要求 ,通过强化规划环评对项目环评的约束和指导 ,在项目环评中落实规划环评成果,实现从更大范围和源头上控制开发建设活动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二)“三同时”与排污许可的衔接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重在事前预防,排污许可制度重在事后监管 。环境影响评价重点论证新建项目选址选线环境合理性和环境保护设施可行性 ,为排污许可管理提供依据 。“三同时”执行报告成为企业申请排污许可证的条件之一。

  取消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许可后 ,环评内容和要求融入到许可证核发中,成为环保部门环境执法依据和企业守法文书 。《条例》修订中根据上述思路,作出了相关规定。

 

免责声明:本版内容来源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QQ:190512968)删除 。

<ravvn class="vlune"></ravvn>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