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vvn class="vlune"></ravvn>

凯时尊龙人生就是博首页


<ravvn class="vlune"></ravvn>
0771-5532776

联系我们CONTACT US

0771-5532776

公司地址 : 广西南宁市双拥路30号南湖名都广场A栋29层

工厂地址: 南宁明阳工业园区

电话: 0771-5532776 、5584999 15777168099 徐先生(业务)

传真 : 0771-5532337

邮箱 : hhsw@1000ao.com

当前位置: 首 页 >
行业新闻
TRADE NEWS
专家谈十九大生态文明建设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发布者:管理员  发布时间 :2017-10-19  浏览次数 :2859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原二军

党的十九大报告高度评价了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就 ,明确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构成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并提出了实现中国梦第二个百年目标两个阶段的生态环境保护目标 ,对相关任务进行了部署。如何理解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请他们对报告内容进行了解读 。


充分肯定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显著成就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郇庆治表示,十九大报告对十八大以来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予以高度评价。他表示,党和政府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建设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引导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等方面的大量成绩表明,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

中央党校哲学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教研室副主任孙要良认为,十九大报告肯定了过去5年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的显著成就,如全党 、全国人民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 ,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现象得到纠正 ;支撑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体系正在加快形成,拼能源拼资源的发展模式逐渐得到改变,能源资源消耗强度大幅下降等。“从总体上看,我国环境质量得到改善。我国也已经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

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判断为新的奋斗目标指明了方向

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常纪文表示 ,这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新形势下我国政治、经济 、社会、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社会矛盾的一个综合判断 ,由此可见 ,生态环境问题已经被明确纳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这一重大论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理解:一是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包括人民对美好生态环境的期盼 ;二是环境问题的出现原因根本上还是发展不均衡和不充分 ;三是环境问题还是要靠均衡发展和充分发展来解决。

“只有定好位 ,把环境污染 、生态破坏和资源紧缺纳入社会的主要矛盾 ,成为全国上上下下着力解决的主要问题,生态文明的建设才能得到全面的部署和推进。”常纪文说,为此,在新的奋斗目标指引下 ,下一步有必要让这一主要社会矛盾的判断进入党章 、宪法 、法律、政策 ,成为社会各界的共同遵循 。只有这样,才能通过高质量发展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实现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 ,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

孙要良认为,现在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等方面的需求日益增长,而生态环境就属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之一,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制约因素。因此,必须从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高度来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在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 、社会全面进步。

关键词“美丽”体现了对美好生态环境的追求

十九大报告提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两个阶段安排 。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其中,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 ,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到那时 ,我国物质文明 、政治文明 、精神文明 、社会文明 、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对此,常纪文表示  ,无论是美好生活还是美丽中国,都包括了对美好生态环境的考量 。可见,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美丽国家的建设已经成为全党和全社会的共识,成为各界共同奋斗的目标 。

常纪文说,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十九大报告不仅提出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并拿出专门的篇幅阐述“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 ,对未来5年的工作任务进行了部署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自然生态保卫战,需要久久为功,为保护生态环境做出我们这代人的努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研究员刘德中表示,十九大报告中多次提到“美丽”,把“美丽”提升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五个关键词,形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新提法,这样的提升与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关系密切。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在环境方面的要求也日益增长。如果基本的生存环境都遭到破坏 、清洁的空气和饮用水都成为奢望,美好生活就成为空中楼阁 。”刘德中表示 ,十九大报告高度重视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态需要日益增长的问题,我们要积极践行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生活方式,为创建节约型机关 、绿色家庭、绿色学校和绿色社区等行动起来 。

部署了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四大任务

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院长王金南表示,听了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十九大报告,作为一位环境规划专家和民主党派人士,双手为中国共产党开创的世界生态文明之道点赞。从十七大提出生态文明理念,到十八大提出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再到十九大生态文明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的重要组成,提出了实现中国梦第二个百年目标两个阶段的生态环境保护目标,部署了推进绿色发展、治理突出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和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四大任务,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执政党的绿色执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特别是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在世界可持续发展进程中的引领性贡献 。

王金南说,如果说十八大报告和十八大后出台的一系列改革文件是生态文明的顶层设计和路线图,那么 ,十九大报告就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和建设美丽中国的“施工图”和“验收表” ,也向世界提出了解决全球环境问题的“中国方案”和“中国模式”。

郇庆治认为,推进绿色发展、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 、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 、改革生态环境管理体制 ,作为未来几年主推的重大战略部署,既承继了十八大报告所确立的工作重点与任务总要求 ,又结合实际做了更加明确的规定,致力于创建我国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四梁八柱”。因而 ,它所表明的主要信息  ,就是扎实推进与不断改革完善过去几年中已经开始的制度创新和构建 ,从而稳步推进实现建设美丽中国的长远目标 。

孙要良认为,提出四大任务,这是因为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发展问题 ,是由发展道路和发展方式导致的 ,必须走绿色 、低碳 、循环的发展道路;治理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从棘手 、最突出的问题入手,实施专项行动;生态系统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 ,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制约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建设还不到位 ,主观上制约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因此,我们必须不折不扣将任务落实到行动中,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

 

免责声明 :本版内容来源自互联网,如有侵权 ,请联系管理员(QQ:190512968)删除。

<ravvn class="vlune"></ravvn>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