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vvn class="vlune"></ravvn>

凯时尊龙人生就是博首页


<ravvn class="vlune"></ravvn>
0771-5532776

联系我们CONTACT US

0771-5532776

公司地址 : 广西南宁市双拥路30号南湖名都广场A栋29层

工厂地址: 南宁明阳工业园区

电话: 0771-5532776 、5584999 15777168099 徐先生(业务)

传真: 0771-5532337

邮箱: hhsw@1000ao.com

当前位置 : 首 页 >
行业新闻
TRADE NEWS
市场待启: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资金累计达150亿
发布者: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7-11-27  浏览次数 :2464  来源 :经济参考报 作者:高伟

作为“土十条”的落地之年 ,今年以来,从环境保护部、国土资源部等中央部委到地方政府,都在加速推进防治土壤污染的相关工作。2017即将收官 ,全国土壤污染状况的详查开始密集进行 ,多个省份围绕耕地保护的农用地修复工作成效显著。业内专家分析认为,我国的土壤修复产业仍在起步阶段 ,市场规模逐年增长,未来有望达到万亿规模。

       土壤污染详查工作纷纷推进

11月16日,吉林省环保厅在长春市组织召开全省土壤污染防治工作调度会。吉林省环保厅副厅长王有利指出,各地要努力完成土壤污染详查、土壤污染治理资金重点项目、与重点企业签订土壤污染目标责任书、污染地块信息系统录入等工作任务。

此外,近日安徽省环保厅表示 ,安徽省政府土壤污染治理和修复稳步推进的工作机制基本建立,目前已完成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点位布设与核实工作,详查工作全面启动。

自2016年5月28日国务院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土十条》)一年多来,环保部牵头成立全国土壤污染防治部际协调小组,制定了工作规则和工作要点 。同时,强化《土十条》目标考核,与各省(区、市)签订目标责任书。

今年8月份,环保部会同财政部、国土部、农业部、卫计委联合编制了《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总体方案》,并经国务院批准印发各地实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在地方上陆续启动。

据了解,组织开展全国土壤污染状况的详查,是“土十条”的一项重点任务。其主要任务是:要在2018年底前,摸清农用地污染的面积、分布及其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掌握重点行业企业用地中的污染地块分布及其环境风险情况。此外,按照“土十条”的要求 ,到2020年完成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以后 ,最终结果将按照程序向社会公开 。

2014年 ,环保部会同国土部公布了《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调查结果显示 ,全国土壤污染状况总体不容乐观 ,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 ,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 ,工矿业废弃地土壤环境问题突出,全国土壤总的点位超标率是16.1% ,其中轻微 、轻度、中度和重度污染比例分别为11.2% 、2.3% 、1.5%和1.1% 。

今年6月份 ,环保部土壤环境管理司司长邱启文介绍说,“由于土壤具有较大的空间特异性,这个比例并不代表污染面积的比例,仅能从宏观上来反映我国土壤污染的总体情况。目前 ,我们正在会同有关部门抓紧开展全国土壤污染状况的详查 ,进一步摸清土壤污染的面积和分布,为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提供坚强的基础支撑。”

环保部介绍,本次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主要围绕有色金属矿采选 、冶炼、石油开采、石油加工、化工、农药、焦化 、电镀、制革等土壤污染重点行业展开。同时,环保部会结合土壤详查结果,边查边用,针对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高的地区 ,督促地方政府研究制定工作方案,及时采取风险管控措施,确保农用地和建设用地的土壤环境安全。针对土壤污染风险高的企业地块,将结合地块详细调查,提出有针对性的污染防治 、风险防控等措施 。

耕地修复立足“三位一体”

11月13日 ,全国耕地保护工作会议在江苏南京召开。针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耕地保护工作,国土部副部长曹卫星表示,各地要进一步创新思路和举措,构建数量、质量 、生态“三位一体”的耕地保护新格局 ,完善管控、建设 、激励多措并举的耕地保护新机制。

据统计,2016年至2017年,国土部联合农业部部署开展全域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 ,全国共划定15.5亿亩永久基本农田 ,超过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15.46亿亩保护目标。特别是城市周边划定保护比例由45%上升到60%,与森林 、河流、湖泊 、山体等共同形成城市生态屏障,拓展了城市绿色空间 ,成为城市开发刚性约束的实体边界 。

曹卫星介绍,五年来 ,全国累计新增耕地2400多万亩 ,整治后的耕地质量平均提高1到2个等级,农田产出率普遍提高10%—20% ,新增粮食产能约440亿公斤。

会议间隙 ,《经济参考报》记者跟随来自其他省市的参会代表实地走访南京、镇江、扬州等多个耕地保护工作现场。这些地区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自然资源禀赋特点,各地探索土地整治多样化实施模式 ,构建多元化投资机制,推动土地整治与多种要素的跨界融合。

其中,在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汤山街道阜庄社区,一个生态型高标准农田项目已经建设完成 。原本由零散土坑、丘陵 、山坡形成的千亩荒地已经变成阡陌纵横的稻田。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教授杨林章告诉记者 ,“2014年开始 ,围绕数量 、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的耕地保护目标 ,把耕地保护、生态修复、农田建设相结合,通过合作社的方式引入社会资金,前后投入3500万元,最终完成这个高标准农田项目。”

“我们在稻田里集中种植水稻等农作物 ,水沟里养殖鱼虾 ,垄上种植桑树 、黄花菜等,实现循环利用和生态修复。既提高了农作物产量 ,也可以降低病虫灾害,并进一步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杨林章介绍说,“不仅如此 ,建设完成后的农田通过流转以后,当地农民还可以获得700元/亩的收入 。最终实现耕地增加、农民增益、产业发展、生态修复的‘1+N’综合效益。”

在推进耕地保护工作过程中,得以直接提升的不仅仅是耕地的数量和质量 。在坚持“有保有压”的政策基调下,各地对国家铁路、公路、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实行先行用地 、补充耕地承诺等支持政策,完善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用地政策 ,实行用地审批绿色通道。

土壤修复开启万亿市场空间

分析人士认为 ,伴随土壤修复行业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 ,土壤治理需求有望加速释放 ,土壤修复市场在“十三五”将迎来发展高峰期。不过,目前国内土壤修复行业还刚刚起步,仍需要从环境调查、风险管控、治理与修复等环节构建和完善整个产业链条。其中 ,技术支撑和资金支持尤为关键。

今年5月 ,中石油长城钻探工程公司与哈尔滨工业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在合作框架当中,哈工大研发的多梯度耦合污油泥处理技术是其中亮点。

据悉,在石油开采及生产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含污油泥,是石油及石油化工工业产生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哈工大研发的污油泥处理技术 ,利用空化作用、海绵效应等,通过时间和空间的多尺度优化,实现油、泥的高效分离。处理后固体含油率低于1%,具有污油泥处理效率高 、安全环保等特点。

除了技术,针对土壤修复的资金支持力度也在逐渐增长。11月23日,环境保护部召开11月份例行发布会 ,环保部规划财务司负责人尤艳馨表示,今年中央财政安排的环保专项资金规模预计将达到497亿元,围绕水 、大气、土壤污染防治以及农村环境整治、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等。

其中,在土壤污染防治方面,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65亿元,主要用于31个省(区  、市)土壤(含重金属)污染防治,新启动一批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技术应用试点项目 ,加快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先行区建设。“十三五”以来,中央财政累计安排专项资金150亿元 。

在重点生态保护修复治理方面 ,进一步扩大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范围 ,中央财政在去年支持4个项目基础上,今年已安排20亿元,支持青海祁连山重点生态保护修复试点 ,另有一批项目正在报批中 。该资金主要用于矿山修复治理、土地综合整治与修复、自然植被恢复等,在遵循自然规律、跨部门协作、系统治理保护等方面迈出了新步伐 。

环境商会土壤修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高能环境修复公司总经理魏丽表示 ,“受到‘土十条’等政策影响 ,土壤修复的产业规模正在逐年增加。2015年产业规模只有30亿,2016年增长至90亿,预计2017年产业规模有望达到240亿。”

业内人士分析,2017年 ,“十三五”阶段整个土壤修复市场空间有望突破1000亿元。从长期来看,整个产业可达万亿规模。鉴于行业刚刚起步,未来仍需要若干综合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和一批有活力的中小企业来整体推动。

免责声明 :本版内容来源自互联网 ,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QQ:190512968)删除。

<ravvn class="vlune"></ravvn>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