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vvn class="vlune"></ravvn>

凯时尊龙人生就是博首页


<ravvn class="vlune"></ravvn>
0771-5532776

联系我们CONTACT US

0771-5532776

公司地址: 广西南宁市双拥路30号南湖名都广场A栋29层

工厂地址: 南宁明阳工业园区

电话: 0771-5532776 、5584999 15777168099 徐先生(业务)

传真: 0771-5532337

邮箱: hhsw@1000ao.com

当前位置 : 首 页 >
行业新闻
TRADE NEWS
铅酸蓄电池回收乱象频出 业内呼吁政策需完善
发布者:管理员  发布时间 :2018-05-04  浏览次数 :2303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李新战

编者按

随着各地污染防治行动不断推进,废铅酸蓄电池中转暂存环节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受到国家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逐步提上国家重点管控日程。生态环境部、发改委 、工信部、住建部等相继出台了《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推行方案》 、《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 、《废铅蓄电池收集和转移管理制度试点工作方案》等法规、制度,但“理想很完美,现实很骨感”,实际与制度要求仍较大 。

鉴于此 ,作者从从业者的角度,在多年实践经营的基础上,梳理出了废铅酸蓄电池回收过程的两大症结及相应的解决方案措施,以供参考。  

我国境内年报废铅酸蓄电池600万吨左右,呈逐年增长的态势,虽回收率较高 ,但在回收、贮存、处置 、利用的过程中 ,仍有大量的环境污染现象。

导致这一问题的主要症结有两方面,一是收集中转暂存不规范引发的贮存设施不齐全、原始记录不规范 、台账明细不全面 、转移联单未办理等问题 ,从而出现了私自倒酸、私自拆解 、流向无序、非法冶炼等一系列污染环境问题;二是税收链条不完整引发的灰色利益链,从而出现了诸如偷逃税款、虚开发票、哄抬价格等问题。

暂存环节游离在制度之外

难以监管没有制约

之所以出现非法回收长期占据回收市场主导,污染环境问题严重 ,合法正规的回收企业生存空间狭小等问题,根本原因在于废铅酸蓄电池收集暂存环节游离在制度之外 ,难以监管没有制约 。

一些规范的回收公司开始逐步理清思路,加快废铅酸蓄电池标准化中转暂存基地的建设工作,规范回收体系新模式。四川、陕西、浙江等省对废铅酸蓄电池收集中转暂存贮存标准规范 ,出入库台账明细清晰 、转移联单管控严格 、运输车辆符合要求 、产品有序流向规范再生铅企业,呈现良性循环状态。

但由于没有统一的政策支撑 ,大部分省份只能根据自己对政策的解读,支持力度不一,执行标准多样 ,废铅酸蓄电池的中转暂存管控依然岌岌可危。

业内期待出台

《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

去年11月,原环境保护部审议通过的《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首次将废铅酸蓄电池纳入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类别范围 ,明确了废铅蓄电池的经营活动需取证经营,规定了证照的使用范围和取证的基本要求。

《草案》对解决当前废铅酸蓄电池回收中的问题具有重要作用 ,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

第一,政府有了执法的依据 。废铅酸蓄电池未纳入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类别范围之前 ,很多省地市的废铅酸蓄电池回收基本上是地下活动,随便找个空闲 、隐蔽的地方就可以开展,政府难以从源头管控。《草案》给了地方政府政策性文件支撑,要求废铅酸蓄电池回收企业全部取证经营,取证后其经营场所规范 、运输车辆符合要求、转移联单控制流向,全方位处于制度监管之下 ,便于从源头进行管控 。

第二 ,从业者有了取证经营的政策支撑。随着环保要求的日益严格,废铅酸蓄电池专业回收公司迫切需要规范化运作,但却苦于没有合适的政策支撑。《草案》让从业者规范操作的想法真正可以落到实处。曾有专业回收公司的负责人称:“我们也想规范化运作 ,可是没有政策支撑,政府通常不回应,我们一边做着环境保护,一边提心吊胆 ,这真不是长久之计” 。

第三,《草案》阐明了用市场管理市场的理念,提供了正确的方式方法。废铅酸蓄电池的回收是国家城市矿产开发的一部分 ,从业者众多,仅靠政府集中管控相对较难,只有用市场管理市场 ,才能清晰判断行业的弊端,找出问题的症结,对症下药方可药到病除。

废铅酸蓄电池收集暂存规范症结已成功找到了适用的政策文件——《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 ,建议生态环境部尽快下发正式文件 ,让废铅酸蓄电池回收市场向有序、环保、良性发展方向迈进 。

废铅酸蓄电池收集

税收链条不完整

废铅酸蓄电池回收“税收症结”在于废铅酸蓄电池独有的产品特性,废铅酸蓄电池85%产自于民间 ,取不到进项税 。其他15%虽来自于产废单位如移动 、联通等,但大部分企业认为报废的铅酸蓄电池属于其固定资产销售 ,只开具增值税普通发票 ,也无法抵扣 ,导致整个再生铅行业苦不堪言 。

目前国内一般工业企业的税负水平在2%~4%之间 ,而规范再生铅企业高达11.9%(此为即征即退30%后的税负水平) ,即每回收处置一吨再生铅,需交税2000元左右 。高税负水平直接导致规范再生铅企业在市场的竞争中处于劣势,“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凸显 。

更有甚者,为了取得竞争优势 ,想出了“绝招” ,将销售新电池时本应给经销商或是购买新电池个人的发票“充分利用”,将新电池发票当做销售旧电池的进项做了抵扣,貌似合理 ,其实是偷换了概念,违反了税法,逃掉了税。依照目前再生铅企业回收废铅酸蓄电池每吨铅交17%的税负 ,全年220万吨的再生铅,以年平均铅价1.65万元计,仅此一项,每年国家将损失约53亿元税收。

建议对再生资源行业设置税点

国家应从顶层设计上对再生资源行业设置税点 ,在回收环节征税,将回收环节覆盖在体系管理范围内。加强监管的同时,真正意义上打通循环经济产业链条上的环节。一是对废铅酸蓄电池回收企业采取固定低税率扶持政策,按3%缴纳增值税 ;二是对废铅酸蓄电池处置企业,即再生铅生产企业 ,实行即征即退扶持政策。允许按照回收企业销售发票作进项抵扣 ,抵扣后按实际缴纳的增值税实行即征即退80%的税收扶持政策 。

打通废铅酸蓄电池回收增值税链条有三大优势 。

首先,既完善了废铅酸蓄电池回收企业的税负 ,稳定了税源,又实现了全国废铅酸蓄电池回收经营行业税率统一,税负公平,避免虚开 ,便于监管 ,兼顾企业 ,利于发展。

其次,减少了规范再生铅生产企业的税负过重压力 ,有力于其做大做强 ,为国家的重金属污染物减排 、资源综合利用率提高做出强有力的贡献。

此外,建立起增值税完整的税务链条体系 ,体现了国家鼓励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利于再生资源行业良性发展。低税率拉通后 ,不仅解决了铅再生资源的问题 ,也解决了国内其他再生资源行业的问题。 (作者系中国再生金属分会副会长 ,河南豫光金铅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

免责声明 :本版内容来源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QQ:190512968)删除 。

<ravvn class="vlune"></ravvn>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