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vvn class="vlune"></ravvn>

凯时尊龙人生就是博首页


<ravvn class="vlune"></ravvn>
0771-5532776

联系我们CONTACT US

0771-5532776

公司地址 : 广西南宁市双拥路30号南湖名都广场A栋29层

工厂地址: 南宁明阳工业园区

电话 : 0771-5532776、5584999 15777168099 徐先生(业务)

传真: 0771-5532337

邮箱: hhsw@1000ao.com

当前位置 : 首 页 >
行业新闻
TRADE NEWS
文字实录|生态环境部5月份生态环境部例行新闻发布会
发布者:管理员  发布时间 :2018-06-01  浏览次数 :2896  来源:生态环境部微博

今日 ,部5月份生态环境部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司刘志全司长、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王业耀副站长出席发布会,新闻发布会由刘友宾主持。发布会发布2017年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


新闻发布会现场

刘友宾:新闻界的朋友们 ,上午好!欢迎大家参加5月份生态环境部例行新闻发布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 ,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统一发布国家环境质量信息。今天的新闻发布会 ,我们邀请到生态环境部环境监测司刘志全司长、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王业耀副站长,发布2017年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

下面,我先通报近期生态环境部重点工作情况。

一 、生态环境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思想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

5月18至19日 ,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大会并作重要讲话 ,李克强总理在会上讲话 ,韩正副总理作总结讲话 。会议对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作出了系统部署和安排 。

会议结束后,生态环境部第一时间召开部党组(扩大)会和干部职工大会。传达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并对下一步贯彻落实工作进行系统动员部署。李干杰部长指出,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是生态环境保护历史上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影响最广、意义最深的历史性盛会 。大会最大的亮点就是正式确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这是标志性、创新性、战略性的重大理论成果,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与最高准则 ,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坚实思想理论基础和具体实践动力 。李干杰部长强调 ,要把学习好 、宣传好 、贯彻好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确保大会精神在生态环境系统落地生根 、开花结果。

二是迅速召开全国生态环境宣传工作会议。前天和昨天,我们用了一天半时间,举行了2018年全国生态环境宣传工作会议 ,会议强调,生态环境宣传工作的核心任务,是广泛深入宣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李干杰部长特别指出,既要正面宣传报道党和国家保护生态环境的坚定决心和工作成效,也要主动曝光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以及一些地区和部门党政领导干部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问题。进一步推动社会公众广泛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壮大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统一战线,为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三是做好顶层设计,谋划七大战役。我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和要求,进一步明确攻坚战的重点任务,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 ,打好柴油货车污染治理、城市治理 、渤海综合治理 、长江保护修复、水源地保护、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 。

四是开展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 。近日,第一批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全面启动。根据安排 ,5月30日中央环保督察组已进驻黑龙江,今天中央环保督察组进驻河北 ,剩下的几个督察组也将于近日陆续实施督察进驻。

五是深入推进环保督查专项行动。面向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主战场和重点领域 、重点工作,启动并深入开展清废行动2018(打击固体废物环境违法行为专项行动) 、水源地专项督查(全国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第一轮督查)、2018年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等环保督查专项行动 ,严格环境执法 ,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

六是打造生态环境保护铁军。我部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全力做好生态环保机构改革,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敢担当,特别能吃苦 、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生态环保铁军。5月22日,我部召开了全国环境执法工作暨环境执法大练兵总结部署会议,部署执法工作,总结执法经验,锻炼执法队伍。

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继续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刻融入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各方面和全过程 ,抓紧出台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相关作战计划和方案 ,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 ,着力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切实肩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10城市第一季度水环境质量达标滞后

二、10城市第一季度水环境质量达标滞后

2018年第一季度,全国有73个地级城市地表水环境质量达标滞后。其中,达标滞后情况最为突出的10个城市为:铁岭市 、延安市、吉林市 、四平市、哈尔滨市、昆明市 、信阳市、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鞍山市、合肥市。2018年第一季度水环境形势分析表明,全国部分地区水环境质量出现反弹,达标工作滞后,防治工作短板突出 。

为推动相关地区加快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确定的目标任务 ,5月15日,生态环境部召开水环境达标工作调度会,全国73个水环境质量达标滞后地区政府负责同志参加会议,10个达标滞后情况最为突出的地方政府负责同志作了表态发言。

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形成滚动调度管理的工作机制,上半年每季度 、下半年每月召开水环境质量达标滞后地区调度会,并向社会公开发布有关情况。

三、长江经济带12省(市)全面推进“三线一单”编制工作

为进一步规范“三线一单”编制工作有关技术要求,生态环境部组织起草印发了《“三线一单”编制技术要求(试行)》《“三线一单”数据共享系统建设工作方案》《“三线一单”成果数据规范(试行)》等3份文件,进一步细化了《“三线一单”编制技术指南(试行)》的技术要求,目前正在根据地方反馈意见进行修改完善 ,即将印发各地实施。

生态环境部依托长江经济带战略环评工作,以长江经济带及上游12省(市)为重点,大力推进“三线一单”编制工作,目前12省(市)均成立了由副省长挂帅的协调小组,组建了技术团队,制定了工作方案和技术方案,相关工作已全面推进,“三线一单”工作开局良好。

下一步 ,生态环境部将进一步强化现场指导与示范带动 ,强化协调调度 ,力争在2018年年底前基本完成长江经济带及上游12省(市)“三线一单”编制工作,初步搭建信息应用管理系统。

四、“清废行动2018”取得阶段性进展

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5月7日-15日,我部从各地抽调人员组成150个督查组,开展“清废行动2018”对相关的78个地级市开展全面排查。

各督查组共摸排2796个固体废物堆存点,其中清单内点位1410个 ,主动查找的点位1248个 ,“12369”举报点位138个。经过现场核实,发现存在问题的有1308个。

我部对发现的各类问题进行分类处理 :

一是我部直接挂牌督办。对问题严重的111个案件由我部直接挂牌督办 。

二是省级环保部门挂牌督办。对于一般性的1197个问题,由我部登记后转地方,由省级环保部门挂牌督办。

三是向全社会公开全部问题。通过我部网站、官方微博微信 、中国环境报,将全部1308个问题向社会公开,接受公众监督。

下一步 ,我部将督促各地按照督办要求,对堆存的固体废物,抓紧组织清理处置,防控环境风险。及时研判固体废物属性 ,尽快查明倾倒废物来源。对企业环境违法行为依法查处 ,并追究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对监管失职渎职人员 ,依法依规问责追究 。同时 ,督促长江经济带11省(市)举一反三 ,开展为期1个月的全面排查固体废物非法倾倒和堆存的行动。

我部将适时组织对挂牌督办问题整改情况巡查回头看 ,对整改不力的和巡查中新发现问题比较突出的 ,列入中央环保专项督察 。

下面,请刘志全司长介绍情况。


刘志全司长

生态环境部今日向社会发布2017年全国生态环境状况

刘志全:新闻界的朋友 ,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参加新闻发布会,首先我谨代表生态环境部环境监测司,对大家长期以来对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规定,生态环境部会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自然资源部等11个部门共同编制完成了《2017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今天正式向社会公开发布 ,这是反映我国生态环境状况的公开年度报告 。借此机会,我就2017年全国生态环境状况做简要介绍。

2017年在大气环境质量方面,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有99个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 ,占全部城市数的29.3% 。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78.0% ,细颗粒物()年平均浓度为43微克每立方米 ,同比下降6.5%;可吸入颗粒物(PM10)平均浓度为75微克每立方米,同比下降5.1%,与2013年相比下降22.7%。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区域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分别为64微克每立方米、44微克每立方米 、34微克每立方米 ,与2013年相比分别下降39.6%、34.3%、27.7%。北京市PM2.5平均浓度为58微克每立方米,同比下降20.5% ,与2013年相比下降35.2%。463个城市(区 、县)开展了降水监测 ,酸雨城市比例18.8%,酸雨频率平均为10.8%。

在水环境质量方面 ,全国地表水1940个国控水质断面中 ,优良水质断面比例为67.9%,同比增加0.1%;劣V类断面比例为8.3%,同比下降0.3% ,大江大河干流水质稳步改善。5100个水质监测点位中,优良级、良好级、较好级 、较差级和极差级点位分别占8.8%、23.1%、1.5%、51.8%和14.8%。地级及以上城市898个在用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监测断面(点位)中,有813个全年水质均达标,占90.5%。全海域海水符合第一类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占中国管辖海域面积的96%。近岸海域水质基本保持稳定,水质级别为一般 ,417个水质监测点位中,一类、二类、三类、四类和劣四类点位分别占34.5%、33.3% 、10.1% 、6.5%和15.6%。

在自然生态方面,2591个开展监测的县域中 ,生态环境质量为“优”“良”“一般”“较差”和“差”的县域分别有534个、924个、766个 、341个和26,“优”和“良”的县域面积占国土面积的42.0% 。全国现有森林面积2.08亿公顷,森林覆盖率21.63%;草原面积近4亿公顷,约占国土面积的41.7%。全国草原综合植被盖度55.3%。

在声环境质量方面 ,开展监测的地级及以上城市区域声环境等效声级平均值为53.9分贝;道路交通等效声级平均值为67.1分贝;功能区声环境昼间监测点次达标率为92.0%,夜间监测点次达标率为74.0%。

在辐射环境方面,全国环境电离辐射水平处于本底涨落范围内 ,环境电磁辐射水平低于国家规定的相应限值 。

在气侯变化方面,全国二氧化碳 、甲烷和氧化亚氮平均浓度分别为404.4ppm、1907ppb和329.7ppb;中国沿海海平面较常年(1993-2011年)高58mm。

总体来看,2017年全国大气和水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土壤环境风险有所遏制 ,生态系统格局总体稳定 ,核与辐射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生态环境质量的积极变化 。

以上是有关情况的介绍,下面我愿意接受大家的提问。

2017年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增加气候变化 、农村面源污染等内容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央电视台:在机构改革的大背景下 ,今年的生态环境状况公报与之前相比有何不同?是否有新增加的数据和内容?

刘志全:谢谢你的提问 。大家都知道今年中央机构改革应该对生态环境部在职能 、职责范围得到进一步的加强,由环境保护部变成了生态环境部,在职能上重点加强了政策、制度的制定 、监测 、评估,以及监管执法和督察问责方面的职能。

刚才记者同志提到了五个打通 ,地表水与地下水打通,岸上和水里打通,城市和农村打通,陆地和海洋打通,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打通 ,这五个打通就体现了进一步整合职能 ,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监管工作。现在这项工作可以告诉大家正在按照中央的有关部署和安排有条不紊地推进。

目前我们已经有相关部委的司局转到了生态环境保护部 ,比如说国家发改委的气候变化司已经到这个楼办公了 ,比如说国家海洋局的海洋环境保护司也已经全体到我们这个楼办公了。南水北调水保司也到这边办公了,下一步具体的正在等中央关于部门机构改革三定职责进一步开展相关工作,我在这儿只能告诉大家有关的内容。

我想说关于这次中央机构改革特别提出了加强统一监测、评估,这是第一次提出来由生态环境部统一负责 ,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估工作,我的理解统一 ,生态环境监测上实现三个统一、一个加强。一个是统一生态环境监测的规划布局和网络建设,建成一张互联互通的网 。二是统一生态环境标准规范形成一套标准体系。三是统一生态环境监测数据的共享和信息发布,实现生态环境监测信息发布一个声音 。一个加强就是加强监测数据质量的监督管理,确保数据质量 。

今天我们这个发布也是体现了我们贯彻中央机构改革精神 ,统一发布生态环境监测的信息 ,今天我们向大家发布了2017年生态环境的状况公报,这是第一个方面 。

第二个方面关于今年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发布,和往年比有何不同,今年很好的贯彻了中央机构改革精神,增加了编制部门,扩大了数据的来源,详实的反映了2017年生态环境状况,与往年比今年公报主要有这么几个方面的不同:

一是公报的名称发生了变化,由环境状况公报更名为生态环境状况公报。不仅反映环境质量状况,同时更加突出了生态的状况,增加了生态方面的数据 。

二是公报增加了气候变化的内容 ,公报中首次提出了温室气体和海平面的问题,特别是公布了全国二氧化碳的平均浓度 ,404.4PPM ,在公报里面全有,甲烷的浓度1907ppb氧化亚氮329.7ppb ,和全球的水平做了一个比较 ,同时公布了我国海域总体海平面变化水平,刚才我已经在介绍时候提到了,中国沿海海平面较常年1993-2011比这期间高了58毫米,并且公布了渤海、黄海 、东海 、南海的具体变化 。

三是增加了农业面源的内容 ,将粮食作物化肥利用率、农药利用率 、秸秆综合利用率纳入了公报内容,比如说话我们化肥的利用率是37.8% ,我们农药的利用率38.8%,秸秆综合利用率82%左右 ,这是第三个不一样。

四是增加了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内容,对818个县域的生态环境变化进行了评估,在公报里面都有相关的内容,我这儿就不赘述了。

公报重点和往年不一样体现在生态环境实际状况发生了变化,和往年在数值上不一样 。总的看来就是刚才讲过了 ,全国大气和水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水环境风险遏制,生态环境格局总体稳定 ,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生态环境质量的积极变化  ,谢谢 。

将制定生态环境监测条例强化对环境监测违法行为的处罚

刘友宾:下一个问题。

中国青年报 :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过程中如何确保监测数据真实准确?近日,我国成功发射了“高分五号卫星”,这个卫星将来在数据的真实性方面发挥什么作用 ,和现有的监测手段如何进行相互补充?

5月9日,我国成功发射了“高分五号卫星” ,请问卫星将在环境数据监测上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如何与现有的监测手段有效衔接、配合?

刘志全 :你提了两个问题。第一个是如何保证数据的质量。

数据质量是环境监测生命线 ,客观准确的数据是科学决策,评价污染治理成效的重要依据 ,所以数据质量至关重要 。因此,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 ,2017年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专题审议通过《关于深化环境监测改革提高监测数据质量的意见》,并由中办、国办正式印发。目的就是加强生态环境环境监测数据的质量,实现两个确保,确保环境监测机构和人员独立公正开展工作,确保环境监测数据的全面、准确 、客观 、真实 。

为贯彻落实两办意见,以及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中关于确保环境监测数据质量有关要求 ,我们重点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

一、从法规上 ,加快生态环境监测条例的制定 ,从立法层面强化法规建设,构建各类各级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和相关人员的责任体系,强化环境监测违法行为的处罚,这项工作我们正在加紧编制,争取能够以国务院条例的形式尽快发布 。

二、从政策上,我们认真贯彻两办意见 ,正在组织、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关于防范和惩治领导干部不当干预环境监测活动有关规定,强化地方党委和政府的责任。各省级人民政府正在研究编制、已经或陆续发布关于落实两办《关于深化环境监测改革提高监测数据质量的意见》的实施方案,据了解 ,已经有近一半省份发布或即将发布实施方案 。

三、从体系上 ,加强质量控制和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制定并发布环境监测类方法标准,统一监测规范,保障监测数据的科学性和可比性。建立定期日常检查(就是例行检查)  、飞行检查(就是不打招呼直接去现场检查),以及专项检查的制度 。组织实施《“十三五”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方案》,依托省级环境监测机构承担6大区域质控任务,构建国家、区域、监测机构三级质控体系。

四、从行动上,每年我们都开展监测质量监督检查工作。为了落实两办意见,2018年我们专门制定了生态环境监测质量监督检查三年行动计划,今年就启动,重点针对环境监测机构 、排污单位自行监测与在线自动监控等的监测数据质量。其中 ,为了加强对环境监测机构的监管,我部将会同市场监管等有关部门 ,出台关于环境监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的补充要求,进一步规范准入门槛;联合开展“双随机”检查,进一步规范各类各级环境监测机构监测行为 。

最后是对于环境监测弄虚作假和人为干扰行为 ,生态环境部绝不姑息 ,发现一起 、查处一起、通报一起,严厉打击 、严肃惩处这个态度是非常坚决的。大家也看到了,我们今年就通报了9个案例,去年年底12月份通报了两起 ,都是喷淋干扰国控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站点的人为干扰案例 ,发现这些问题我部均责成地方严肃处理并向社会通报,这个态度是坚定不移的 ,谢谢大家。

还有遥感那个,我简单说一下,高分五号卫星生态环境部是牵头用户,5月9号成功发射,这颗卫星是高光谱分辨率的对地观测卫星,主要搭载六个载荷:可见短波红外高光谱相机、全谱段光谱成像探测仪、痕量气体差分吸收光谱仪、大气主要温室气体探测仪 、大气气溶胶多角度偏振探测仪、大气环境红外甚高分辨率探测仪。这些载荷干什么呢?在环保监测领域可用于监测气溶胶 、二氧化硫 、二氧化氮 、二氧化碳、甲烷、水华 、水质、核电厂温排水 、陆地植被 、秸秆焚烧、城市热岛等环境要素。这些载荷都是非常先进的,在国际上也是处于领先的,这颗卫星技术含量非常高 。

卫星发射以后,将与现有的监测手段相结合,对于动态监测我国大气污染状况 、水污染防治 、生态监管等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实现三个结合,一是与现有在轨运行的环境一号A、B卫星以及后续将发射的高光谱观测卫星、高精度温室气体综合探测卫星等进行协同观测 ,进一步提高卫星覆盖能力和定量化遥感监测水平。二是与航空遥感监测结合,即航空遥感无人机等得的结合。强化对突发环境事件和重点区域的监测能力。三是结合地面环境监测网络台站数据,对大气 、水、土壤及生态等要素,开展卫星遥感与地面协同监测,加快推动我国生态环境监测由点向面发展、由静态向动态发展 、由平面向立体发展 。

卫星发射上去了,下一步我们要进行在轨测试,完成在轨测试总结报告编写和评审。卫星交付使用后,举办高分五号卫星应用技术培训班,扩大高分五号卫星的应用效果,我们已经做好相关准备 ,谢谢 。

长江经济带943个国家考核断面水质自动站7月底前建设完成

刘友宾 :下一个问题 。

每日经济新闻:长江经济带水质状况怎么样?下一步针对长江经济带水质监测有没有新的打算。

刘志全 :谢谢你的提问 。长江经济带作为国家战略,其水环境质量是长江经济带大保护的重中之重。根据最新监测结果:2018年1-4月,长江经济带总体水质良好,11个省943个考核断面中 ,Ⅰ~Ⅲ类水质类别比例为72.4% ,Ⅳ~Ⅴ类比例为24.1%,劣Ⅴ类比例为3.5% 。应该说长江经济带总体水质好于全国平均水质。

生态环境部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战略思想,将长江保护与修复作为七个标志性战役之一,坚决打好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 。目前环境部正在抓紧编制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方案,将通过狠抓污染治理  ,实施严格的流域空间管控 ,强化饮用水保护 ,深化污染减排 ,严厉打击固体废物非法转移和倾倒,加大水产养殖污染治理力度,严格执行船舶污染物排放标准 ,加强生态保护修复等措施推动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质量明显好转。

下一步针对长江经济带水质监测工作,重点需要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强考核断面水质建设。2018年7月底前我部将完成长江经济带943个国家考核断面水质自动站建设工作,自动监测的指标包括9个指标 ,再加一些特征性指标 。自动监测的频次是每4小时一次,数据实时发布。同时积极推进与长江经济带各省控 、市控地表水水质自动站实现互联互通,共享监测数据,为及时把握长江经济带水质状况,预警潜在的水环境风险提供坚强支撑。

二是研究制定并出台长江经济带水质监测预警办法。定期开展长江经济带水质状况的评估 ,全面客观反映水质变化情况 ,定期发布并公开水质监测预警信息。及时通报省市人民政府 ,督促改善水质状况,推动地方政府切实采取措施 ,改善水环境质量,从而推动长江经济带水环境质量持续稳定改善。

三是扎实做好长江经济带排污口和污染源监督监测。按照排查、整治 、监测同步推进分阶段实施的原则。先期在8051个规模以上入河排污口开展监测 ,逐步建立覆盖长江经济带所有入河排污口的监测网络,同时加强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强化排污口的自动监测能力建设,建立和完善入河排污口和污染源监测的信息公开制度 。

四、加强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估,充分发挥天空地一体化的监测作用 ,积极开展长江经济带生态监测和评估 。

五、强化信息公开和社会监督,及时发布信息,公开通报和信息公开制度建立,鼓励公众、社会和媒体的参与和监督 ,谢谢 。

全国地表水总磷浓度同比下降11.5%重点湖库总氮同比上升4%

南方都市报:我们注意到,部分地区氮磷污染已经上升为导致水污染的重要原因。在今年的环境状况公报中有没有总磷、总氮的指标?下一步如何解决氮磷污染问题?还有一个关于水质监测的,我们关注到在公报当中 ,地下水评价结果水质的较差级和极差级超过6成 ,比2016年数字有所增长,想请问一下原因是什么?能否就这个指标做一些分析?

刘志全:谢谢你的提问,我先回答第一个问题 。按照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环境部每月组织对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开展监测工作。监测数据表明,2017年全国1940个评价、考核 、排名断面中,Ⅰ~Ⅲ类水质比例为67.9% ,同比提高了0.1个百分点;劣Ⅴ类比例为8.3% ,同比降低了0.3个百分点 。全国地表水总磷的浓度同比下降11.5% ,超标断面比例为19.1% ,超过化学需氧量、氨氮,成为影响全国地表水水质的主要污染物。全国重点湖库总氮平均浓度是1.31毫克/立方米,同比上升了4%。

为解决氮磷污染突出问题 ,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

(一)加强全国地表水氮磷监测。为深化环境监测机制体制改革,确保地表水监测数据真实、客观、准确,2017年以来,我部积极推进国家地表水监测事权上收工作 ,2017年10月起全面推行考核断面采测分离模式 ,2018年7月底前将基本完成考核断面水质自动站建设工作,水质自动站基本指标为五参数、高锰酸盐指数、氨氮 、总磷、总氮,根据不同流域污染特点,适当增加特征污染物监测。总磷、总氮将作为基本指标进行监测和评价,全面反映全国地表水总磷、总氮污染状况及变化情况,为地表水总磷 、总氮污染防治提供数据支撑,推动解决日益突出的氮磷污染问题 。

(二)进一步加大水污染治理力度 ,坚决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坚战 。具体包括:一是有效保障饮用水安全 。深入推进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和规范化建设,完成长江经济带县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其他地区地级及以上城市地表水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的清理整治工作。

二是打好城市黑臭水体歼灭战 。以36个重点城市和长江经济带为重点,开展黑臭水体整治专项督查,推进城镇和工业园区设施建设,加快补齐城镇环境基础设施短板。

三是加强工业集聚区水污染防治。省级及以上工业集聚区建立水环境管理档案 ,实现“一园一档”。持续推进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 ,明确实施氮磷总量控制的行业及重点流域控制单元,严格控制氮磷新增排放。

四是推进重点流域和近岸海域治理 。实施《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16—2020年)》,督促相关地方依法编制实施不达标水体限期达标规划。加大对太湖等重点湖泊和重点河口海湾的综合治理。对劣V类水体较多地区开展专项督导。落实推进长江流域奖励政策,协调推动跨行政辖区生态保护补偿试点。

五是深入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 ,督导2.5万个建制村开展环境综合整治 。加强环境监管执法 ,倒逼秸秆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 ,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这是第一个问题。

关于第二个问题请王业耀副站长做一个说明 。

王业耀:我简单的把地下水监测情况跟大家做一个简要的介绍 。按照本次机构改革前的职责分工 ,原环境保护部主要负责饮用水源地中的地下水水质监测 ,原国土资源部和水利部按照职责分工分别开展地下水水质监测 。地下水污染的原因主要包括工业污染 、农业污染和生活方式污染。下一步,环境部将按照机构改革的最新要求 ,统一规划监测网络,统一标准规范,统一监测方法和统一评价方法,构建一套业务化运行体系,对我国地下水环境开展系统全面的监测并统一发布结果。

免责声明:本版内容来源自互联网 ,如有侵权 ,请联系管理员(QQ:190512968)删除。

<ravvn class="vlune"></ravvn>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