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vvn class="vlune"></ravvn>

凯时尊龙人生就是博首页


<ravvn class="vlune"></ravvn>
0771-5532776

联系我们CONTACT US

0771-5532776

公司地址 : 广西南宁市双拥路30号南湖名都广场A栋29层

工厂地址 : 南宁明阳工业园区

电话: 0771-5532776 、5584999 15777168099 徐先生(业务)

传真: 0771-5532337

邮箱 : hhsw@1000ao.com

当前位置 : 首 页 >
行业新闻
TRADE NEWS
从半年度的十大热点 ,把握环境产业发展趋势(中篇)
发布者: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8-07-13  浏览次数:1690  来源:中国水网 作者:肖琼 赵瑞英

摘要:201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全国各地的治理进入一个新的时期,环境产业作为生态环境治理的中坚力量 ,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严控金融风险,使财税政策和金融政策持续收紧,规范化调整,企业面临新的融资困境。2018年是“十三五”规划实施的关键一年 ,也是环境产业的重要转折年,企业能否在金融困局中把握市场机遇,需要解读国家政策导向,探索新的发展路径。对此 ,E20研究院研究中心梳理了2018年上半年环境产业政策与市场的十大热点,希望能为产业界带来新的启示。

本文分上、中 、下三篇陆续报道,此为系列报道之二。上篇请点击:

五 、防范金融风险,正在改变行业的交易结构

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 ,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 、污染防治的三大攻坚战,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 、经得起历史检验 。可见,“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是“三大攻坚战”的首战 。其中,金融风险是当前最突出的重大风险之一。对金融风险的防范 ,给当前环境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一是产业的甲方即地方政府的环境支付意愿在强化 ,但支付能力却在弱化;二是一直忙着抢占市场的环境企业,融资愈发困难 ,可以说资本市场上的环境企业“一地鸡毛”。如此背景之下,就需要找到一条少花钱、不花钱甚至挣钱治理生态环境的路径,行业的交易结构正在发生变化。

控制金融风险 ,给地方政府的PPP项目下了回归本质的“紧箍咒” ,尤其是受去年财政部和国资委92号文、192号文的影响,财政本来就紧张的地方政府更是难上加难,过去那种简单的依赖政府宽松的金融环境的商业模式已经不再适用,急需找到防范和化解措施,政府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怎样才能走出困境?习总书记提出的“两山论”为此指明了方向,即从“绿水青山”的循环增量中寻找“金山银山”,少花或不花政府的钱做环保,需要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 。起初的PPP项目量少质优 ,现在PPP项目量大,在解决政府付费过高的问题上,应该积极进行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如“厕所革命”,过去是政府付费,如果按照合同能源管理的理念进行设计,采用新技术进行降本增效,通过节约用水、用电及其他资源利用等方式获得增量收益 ,就会有新的突破。

金融环境的收紧,环境产业的发展陷入“冰火两重天”的选择困局

环境产业受政策影响比较大,一方面国家大搞建设,各地方政府面临保护生态环境的重任,产业绿色转型 、治理、新农村建设等热点问题给环境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据预测,未来几年环境产业有万亿市场空间急需释放;另一方面  ,受融资环境紧缩的影响 ,供给侧呈现出来的却是融资难、盈利不足的问题。上市的环境类企业在资本市场中纷纷折翼、跌跌不休 ,仅有少数企业免于“资金危难”,产业市场“火上加火” ,而企业融资却难上加难 。

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 :一方面,金融紧缩给部分企业带来融资困难,最终导致资金链的断裂 ,可能会被退出;另一方面,也给资金宽裕的企业带来了机会,不断折翼的企业在寻找出路,E20环境平台收到了多家上市公司出售手中资产的消息,包括内地和香港资本市场的企业。当然 ,持币等待收购整合的企业也不在少数。下半年,金融紧缩带来的行业整合,想必会很是热闹。

六、 不搞大开发、要大保护,PPP也需要“绿色发展”

在过去的四年间 ,PPP被有些行业用来搞大建设、大开发,导致PPP走上“歧途”。从去年年中到现在 ,党和国家着手规范PPP市场 。这让很多人纷纷担心,行业的发展是否会停滞 。而E20研究院认为 ,恰恰相反,PPP的规范发展,对于生态环境治理行业来说是利大于弊,因为PPP在回归运营的本质,即公共服务效率和水平的提升 。这一点 ,在6月份发布的“生态环境十条”中已有明确体现,采用直接投资 、投资补助、运营补贴等方式 ,规范支持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对政府实施的环境绩效合同服务项目 ,公共财政支付水平同治理绩效挂钩。

PPP的过去,各参与主体可以说是“各怀鬼胎”。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PPP成了快速扩张市场的工具 ,这种目的之下 ,一旦金融形势收紧,势必带来企业资金链的紧张;对于地方政府而言,PPP成了地方政府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个融资工具 ,E20研究院发布的《2017年环保PPP大数据观察报告》佐证了这一点,财政收入状况良好的经济区 ,如东部地区 ,PPP的意愿就很低;而财政收入较低的经济区,PPP的意愿就很强。从数据来看 ,平均财政收入最低的西部地区,PPP项目数量、投资额最多,分别占全国的48%和47%(详细见下图);对于金融机构而言,PPP成了放贷的工具;对于央企而言,PPP成了其介入市政环保市场的一个桥梁,我们看到一批建筑类央企通过PPP市场进入水环境治理市场,而很多都没有专业的治理技术和经验。

1531444664955309.png

地方财政收入水平与市政环保项目“剪刀差”图

上述情况之下,必将给环境产业以及生态环境治理的效果带来极大的风险与负效应。一方面,过度放大金融杠杆和地方的支付杠杆,企业就会面临巨大的支付风险、可持续风险和现金流风险 ,这一结果已出现;另一方面,PPP成了生态环境治理领域市场大开发、项目大建设的工具,大都忽略了生态环境治理的效果本质。我们发现市场上各种打包的项目越来越多。以黑臭水体治理为例 ,几十亿甚至百亿的项目越来越多 ,这些体量越来越大的项目 ,打包的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多,却没有从系统上考虑治理效果 ,PPP并没有带来水环境的真正改善。没有经过系统化设计的生态环境治理,是无法完成老百姓能感知 、政府所想要的环境质量和环境效果的 。监管一来 、市场一降温,就像退潮一样,“裸泳者”一堆。

因此 ,PPP的规范发展 ,对于环境产业的健康发展,利绝是利大于弊。一方面是地方财政压力加大 ,资金有限;另一方面是生态环境治理的大量需求待释放,必然推动PPP回归其公共服务效率提升的本质,即回归其运营服务的核心。何为本质,体现在三大“十条”的效果目标里。就三大“十条”要求的目标而言,需要把很多的“点”治理系统化后才能完成 ,如果不进行系统化的解析,还是围绕“点”的污染治理做工作,就一定不能够还地方政府一个好的环境质量效果 。因此,PPP也需要“绿色发展”,它不是大开发的工具 ,需要进行系统设计 ,围绕用户的综合性需求组织项目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把握好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严控金融风险,在不破坏生态本底的前提下利用好社会资本,使PPP走向一条绿色发展的道路。

习总书记多次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 ,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目前出台的各项PPP相关政策均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PPP重点推进领域。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5月底,生态环境领域PPP项目管理库入库项目数量和总投资分别占总项目数量和总投资额的23%和11%。生态环境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 ,E20市政环保PPP分类格局图中的A类和B类领域项目(见) ,最适宜PPP模式的领域。关键是要正确认识PPP的作用与本质,让其回归绿色发展,助力生态文明建设、“两山论”落地。

七 、 环境企业不得不进行的升级与转型

需求决定供给,过去的一年,环境企业纷纷进行着战略的转型与升级,不同类型的企业 ,转型与升级的路径也不同 ,但“两山论”与“创新”共同影响着环境企业的战略转型,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需求升级之下带来的企业的战略转型,当前主要影响到了理念先进的A方阵企业;二是产业升级之下带来的企业商业模式创新路线的升级,当前主要影响到了以固废为核心的细分领域的C方阵企业  。

需求转变的影响下,生态化战略成为理念先进的A方阵企业的战略升级方向 。

在地方政府的治理需求越来越综合 、效果导向越来越确定的趋势下 ,A方阵领先的企业首先觉察到这一趋势 。2018年2月 ,在生态战略的基础上,北控水务集团正式发布资金管理平台、运营管理平台“双平台”战略 ,向轻资产企业迈进 。2018年5月 ,首创集团携旗下环保企业首创股份、首创环境 、首创博桑、首创思泰意达发布了“首创·生态+”发展战略 ,以现有的水务 、固废、大气、资源化平台为基础,构建开放共享、互利共赢的产业生态,在不同领域 、不同层面打造“多中心生态圈”。可见,部分具有战略思想的企业已认识到转型的必要性,而且这种转型正是地方政府需求的上移,带来的企业战略的生态化转型,是自我供给能力提升的战略方式。

“两山论”落地之下,理念先进、技术创新的C方阵企业,正在向着“两山产业”升级。

2018年上半年,由E20研究院院长傅涛教授领衔撰写的《两山经济》(详情请点击:)一书已完成 ,书中明确指出,伴随着思维的变革 ,环境产业的4.0时代来临,进入到立体推进、生态融合、增量价值高效链接的“两山产业”时代 。E20研究院在调研中发现,以固废细分领域为代表的创新型企业已开始进行转型,通过“环境+农业”的结合,打通一条通向“两山产业”的创新模式。企业正是通过生态循环的理念进行技术的创新,通过社会循环进行产业链的整合进行商业模式的创新,让“两山论”成为企业发展的新的驱动力,让“两山产业”落地。4.0时代的环境产业面临的需求在迅速扩大 ,其供给的服务模式在升级,“两山产业”占据着生态循环的价值奇点 ,有效链接各产业链 ,不断释放价值增量。

当然 ,环境产业内不是所有的企业都会向“两山产业”升级。根据治理的需求,1.0、2.0 、3.0时代的产业业态还会存在。

不管是A方阵企业在进行的战略升级 ,还是以固废为核心的C方阵优秀企业的商业模式的升级 ,均是为了更好的应对地方政府对于生态环境治理的效果需求,为了能让地方政府少花钱 ,甚至不花钱把生态环境的问题解决掉,并可持续发展。然后 ,市场反映出来的是 ,意识有  、行动有 ,但真正做到的少。特别是项目越来越综合、体量越来越大的当下 ,仅为追求项目的综合肯定不能作为目标,能够系统化解决甲方的效果需求,才是企业长久发展的核心。

新的时代,新的机遇。2018年正逢改革开放40年,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两山论”从理念走向落地,国家对生态环境治理的决心前所未有。上半年,各项环境政策密集落地。下半年,随着各项政策的贯彻落实,环境治理的推动力度、执行力度将会不断加强,环境治理的市场将不断释放,是机遇也是挑战。不管是企业还是产业,都应该意识到这一时代机遇,敢于迎接新的挑战 ,借力“两山论” 、借力绿色发展,实现变道超车 。

E20研究院绿色发展研究中心作为国家级智库平台 ,倾情奉献2018年上半年环境产业十大热点,希望环境企业能更清晰的看到自己的未来,在绿色中发展 ,在绿色中崛起。

在此,特别感谢E20传播中心为本文的成稿提供的支持。明天我们还将发布此系列的下篇,敬请关注。

免责声明:本版内容来源自互联网 ,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QQ:190512968)删除。

<ravvn class="vlune"></ravvn>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