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vvn class="vlune"></ravvn>

凯时尊龙人生就是博首页


<ravvn class="vlune"></ravvn>
0771-5532776

联系我们CONTACT US

0771-5532776

公司地址 : 广西南宁市双拥路30号南湖名都广场A栋29层

工厂地址: 南宁明阳工业园区

电话: 0771-5532776、5584999 15777168099 徐先生(业务)

传真: 0771-5532337

邮箱: hhsw@1000ao.com

当前位置: 首 页 >
行业新闻
TRADE NEWS
文字实录|生态环境部部长就“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相关问题答中外记者问
发布者 :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9-03-13  浏览次数:2058  来源:中国网

3月11日(星期一)15时 ,在梅地亚中心新闻发布厅,部部长李干杰将出席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记者会,就“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 。

1.jpg

记者会现场

中国网 郑亮

1.jpg

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

中国网 高聪

李干杰:

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下午好!在3月3日的“部长通道”上,我与记者朋友们相约今天下午再次见面,很高兴能够如约而行  ,有机会继续就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向大家介绍相关情况 ,回答大家的提问 ,同大家交流 。

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把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作为重要内容之一,进行了总结和部署。一方面 ,总理肯定了过去一年的成绩,讲污染防治攻坚战开局顺利、开局良好,浓度继续下降 ,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另一方面,总理也对今年的工作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强调要聚焦蓝天保卫战等重点任务 ,持续推进污染防治,加强生态系统保护修复 ,壮大绿色,大力推动,统筹兼顾 、标本兼治、精准发力 、务求实效  ,使生态环境质量继续得到改善。

今年是建国70周年 ,在这样一个历史时点上,我们深感肩负的重任和使命。下一步,我们将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抓好《政府工作报告》中确定的目标任务的落实 ,全力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的更大成效。

我就先讲这些。下面,我非常愿意回答大家的提问 。谢谢大家。

人民日报社记者:

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保持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探索以生态优先 、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请问,探索新路子,生态环境部将如何抓好落实呢 ?谢谢。

李干杰:

谢谢您的提问。大家都知道 ,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态文明建设特别重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 ,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 ,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和新要求,系统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导推动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发生了历史性 、转折性 、全局性变化 ,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又就生态文明建设再次发表了重要讲话 。我本人非常荣幸,我是列席参加了这次内蒙古代表团的审议,在现场亲耳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确实是深受教育、深受启发 ,也倍感鼓舞和振奋。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我体会主要是包括两大方面的内容 :

第一,强调生态文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讲了“四个一”“三个体现”,即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生态文明建设是其中一位  ;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其中一条基本方略;在新发展理念中绿色是其中一大理念;在三大攻坚战中污染防治是其中一大攻坚战。这“四个一”体现了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把握 ,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在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地位,体现了党对建设生态文明的部署和要求 。

第二 ,习近平总书记就当前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强调了“四个要”。特别是要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习近平总书记讲 ,保护生态环境与发展经济从根本上是有机统一 、相辅相成的。道理大家都明白,难就难在能否做到知行合一 。不能道理是道理 、干事归干事,说起来重要 、做起来次要 ,抓一阵松一阵,上面督察得紧就抓一下 ,风头过去了又放一边。更不能因为经济发展遇到一点困难,就开始动铺摊子上项目、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的念头,甚至想方设法突破生态保护红线。习近平总书记讲 ,在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过程中,污染防治和环境治理是需要跨越的一道重要关口。我们必须咬紧牙关,爬过这个坡,迈过这道坎。要保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定力 ,不动摇、不松劲 、不开口子,否则不仅会前功尽弃,也会为今后发展埋下更大的后患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非常有针对性、指导性,也有很强的政治性和思想性 。我们一定要深刻地领会好、贯彻落实好。

作为生态环境部,我们后续打算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抓好贯彻落实。

第一,深入学习、宣传、领悟 、贯彻好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我们而言,我体会既是重要的价值观,又是重要的方法论 ,是我们解决问题 、推动工作的定盘星、指南针、金钥匙 ,我们在实践中有非常多的体会。因此 ,后续首要工作就是要进一步深入学习好、宣传好 、领悟好、贯彻好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第二,要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我3号的时候在部长通道上已经向大家报告,我们的思路和举措就是“4567” ,这里我不再重复展开了 。

第三,夯实三大基础。这三大基础分别是要大力推动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要大力加强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还要大力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三大基础既是我们打好打胜污染防治攻坚战的保障,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第四,要积极开展试点示范。开展生态文明示范创建 ,开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通过这些试点示范,努力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另外 ,通过试点示范能够探索积累一些经验,形成一种在全国可推广可复制的模式。谢谢。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广记者:

今年3月3日从全国政协开幕会召开到今天 ,北京好像没有几个蓝天。去年,国务院印发了《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请问部长 ,蓝天保卫战进展如何 ?哪些地区是今年蓝天保卫战的重点监督目标地区?今年还将有哪些新举措?另外 ,蓝天碧水不能只出现在统计中 ,更要百姓认可。今年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针对形式主义 、官僚主义方面还将有哪些硬措施出台?谢谢。

李干杰:

谢谢您的提问 。蓝天保卫战在七大标志性战役里排在首位,也是大家最为关注的。今天天气不错,这也让我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 ,有更多底气 。蓝天保卫战开展以来 ,应该说总体上进展和成效还是不错的。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顶层设计已完成 。《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去年7月份发布之后,又陆续制定发布了《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汾渭平原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气污染治理攻坚行动方案 。另外,各地也结合自己的实际推出了各自的行动计划、行动方案。

二是治理格局基本成形 。国务院设立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领导小组和汾渭平原大气污染防治协调小组,同时还进一步完善了先前就已经建立的长三角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 。结合这次机构改革 ,还在生态环境部挂牌设立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局,这个局是负责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六统一”——统一规划 、统一标准、统一环评、统一执法 、统一监测和统一应急 。同时 ,也承担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

三是重点任务有力推进。火电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已经达到8.1亿千瓦 ,比例占到80% ,“煤改气”“煤改电”,也就是北方地区清洁取暖顺利推进,试点城市由12个增加到35个 ,在前一年完成将近400万户的基础上,2018年又完成了480余万户 。另外,煤炭等大宗物资运输 ,公路改铁路也推进得不错,铁路运输量同比增加了9.1% 。所以 ,这些重点工作 、重点任务都在有力有序有效地推进之中。

四是成效逐步显现。2018年,全国338个地级以上城市优良天数比例是提高了1.3个百分点,达到了79.3% ,PM2.5浓度同比下降了9.3%。三个重点区域改善得更多一些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是11.8% ,长三角是10.2% ,汾渭平原是10.8%,北京是12.1% 。总体讲 ,一年多来 ,蓝天保卫战的进展和成效还是不错的。

但是,确确实实还是感到压力很大,形势不容乐观,甚至还可以说相当严峻,任重道远。当前的问题和困难,我总结了一下有“五个性”,是非常明显和突出的 。第一,是思想认识的摇摆性。抓一阵松一阵,有外在压力的时候就抓一下 ,风头一过就放一边 。第二 ,是治理任务的艰巨性 。攻坚越来越难,骨头越啃越硬,好做的事做得差不多了 ,后面要做的就是更加难的事,更加艰巨的事。第三,是工作推进的不平衡性。区域与区域之间,城市与城市之间、行业与行业之间,有的快一些,有的慢一些 ,有的好一些,有的差一些 。第四,是工作基础的不适应性。这与打大仗、硬仗、苦仗相比,我们的各个方面,包括硬件 、软件、人力、装备、思想、能力、作风都还有相当的差距。第五,是自然因素气象条件影响的不确定性 。正是因为这“五个性”,使得我们当前的形势还是非常严峻的 ,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 。

后续生态环境部怎么抓法,蓝天保卫战行动计划、路线图、时间表、任务书都已经确定 ,关键是抓落实。蓝天保卫战总的思路要求非常明确,就是“四个四”。一是扭住“四个重点”,重点区域、重点时段、重点行业 、重点因子 。二是优化“四大结构”,产业结构 、能源结构 、运输结构、用地结构。三是强化“四项支撑”,督察执法、科技创新、联防联控和宣传引导。四是实现“四个明显”,让PM2.5浓度明显下降 ,重污染天数明显减少,大气环境质量明显改善,要让人民群众的蓝天幸福感明显增强 。对我们来讲,就是落实落实再落实。同时,我们也相信,只要狠抓落实,就一定会见到成效,我们的蓝天就一定会越来越多。谢谢 。

北京青年报北京头条客户端记者:

我们注意到,中央环保督察开始以来,有一些地方政府因为担心被问责 ,他们开始出现了不分青红皂白紧急停产停业这种“一刀切”的方式来应对环保督察 。《政府工作报告》当中也指出,对需要达标整改的企业,要给予合理的过渡期 ,避免处置措施简单粗暴、一关了之 。请问,生态环境部如何落实上述《政府工作报告》的要求,有哪些举措来避免“一刀切”的现象再次发生?谢谢。

李干杰 :

谢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很重要 。首先,我想讲明三点。第一,企业是污染防治的主体 ,依法履行环保责任 ,依法运行达标排放,这是应尽职责。生态环境部门作为监管部门,依法履行监管职责 ,依法监督 ,对违法行为依法进行查处 ,这也是应尽职责,这一点不能混淆,不能含糊。

第二 ,所谓“一刀切”指的是一些地方、一些部门平常不作为、不担当,到了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强化监督、年终考核开展的时候,就急急忙忙临时抱佛脚 ,采取一些敷衍的办法、应付的办法 ,也包括对一些需要达标改造的企业不给予合理的过渡期 、整改时间,平时不闻不问 ,到了检查的时候,紧急要求停工停产停业,采取一些简单粗暴的做法 。

第三 ,对于“一刀切”,我们的态度一直是非常鲜明的 ,坚决反对,坚决制止,严格禁止。“一刀切”是我们生态环境领域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典型表现 ,它既影响和损害了我们的形象和公信力,也损害了合法合规企业的基本权益。尽管这个问题,坦率地说在全国而言并不是普遍的、也不是主流,但是它确实在一些地方、一些时候是存在的 、发生过,并且产生了十分不好的影响,所以我们坚决反对,坚决制止 。

两年来,在这方面 ,我们实际上做了这样四项工作:

第一是号召。不管大会小会 ,什么场合、什么活动,我们都是旗帜鲜明的坚决反对,要求大家不要这么做,因为这对于我们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没好处 ,没有什么裨益,相反,影响很不好 ,一粒老鼠屎搞坏一锅汤。

第二是规范。下发相关文件,明确对禁止“一刀切”提出要求 。

第三是查处。我们在开展环保督察、开展强化监督过程中,坚持“双查” ,既查不作为、慢作为 ,又查乱作为 、滥作为。不作为、慢作为就是该做的事、能做的事 、容易做的事不做,滥作为 、乱作为就是平常不做事,到时候就乱做,典型的“一刀切” 。大家注意到  ,我们对外公布的一些典型案例中 ,两方面的案例都有。并且我们每查出一个案例 ,接到举报第一时间核查,第一时间纠正 ,查处以后也对媒体、对社会公开曝光,以起到警示作用。

第四是带头。在我们开展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和强化监督过程中,我们发现企业有问题,交办给地方政府,由地方政府环保部门跟企业商量,也给予企业相应的整改时间,需要半个月就是半个月,需要一个月也可以 ,更长时间也可以,三个月也好甚至半年。包括我们在排污许可证制度改革过程中也是如此,对于那些未批先建的、还不能做到达标排放的,也是先发许可证 ,在许可证里明确有个整改期限,整改期限也根据情况,有的短有的长。整改期限到了,如果还没做好 ,才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 。应该说 ,我们做了这四项工作以后,“号召” 、“规范”、“查处”、“带头”,对于遏制和制止“一刀切”的现象还是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

下一步 ,我们在继续做好这四项工作的同时,还有两个方面的工作:第一,规范好环境行政执法行为 ,进一步在这方面做好工作,尤其是规范好自由裁量权的适用和监督工作。第二,我们还要增强服务意识和水平,既监督又帮扶,真真正正设身处地帮企业排忧解难,解决他们在生产过程中环保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困难 ,增进这方面的意识。总而言之 ,对“一刀切”我们是坚决反对、坚决制止的,后续在履行好职责、做好监管的同时,我们也会更多地想方设法帮助企业解决好他们面临的问题 ,推动企业实现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谢谢。

湖北日报全媒体记者:

我从长江边来,我们想为长江而问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 ,“长江病了,病得不轻”。贯彻绿色发展理念 ,湖北为长江大保护做了许多工作。请问部长,保护长江母亲河下一步有何考虑和安排?建立健全长江经济带上下游生态补偿机制有什么举措?谢谢。

李干杰:

谢谢您的提问 。推动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也是事关国家发展全局的一项重大战略。这几年,我们生态环境部会同沿江11个省市和相关部门 ,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

第一 ,制定规划计划。先后制定了《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和《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为抓好长江保护提供了基础和指南。

第二,夯实地方责任。我们在对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开展中央生态环保督察、例行督察全覆盖的基础上,去年又对其中8个省开展了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回头看” ,通过督察进一步夯实了地方的责任,传递了压力 。

第三 ,推动绿色发展 。指导支持11个省市初步划定了生态保护红线 ,同时还开展了“三线一单”实施方案的编制试点工作。所谓“三线一单”,指的是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清单。

第四,解决突出问题。这两年我们抓住重点,推动相关工作 ,还是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一是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经过两年的时间 ,长江沿线县级以上城市饮水水源地一共1474个,存在的问题基本上都得到了整治,完成率达到99.9%。二是的整治。这个大家也很关心,到目前为止,长江沿线省会以上城市的12家黑臭水体整治已经超过了90% ,其他地级城市现在也在积极推进过程中。三是把长江沿线的固体废物、非法倾倒、非法转移问题当成重点来进行专项整治,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去年我们排查出1308处 ,最后是1304处得到了很好的整改,完成了任务 。四是开展“绿盾”行动。将长江流域作为重点,也推动解决了一批在自然保护区、其他各类保护地中存在的一些突出生态环境影响和破坏问题。五是夯实基础,推动建立健全相关监测体系。另外,还组织开展了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的联合研究,向沿线58个地市派出专家组进行现场跟踪研究和对当地的技术指导,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但我们必须要说 ,长江当下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很多,面临的挑战还是很大。去年8月到11月,我们生态环境部会同相关方面组织了一支专门力量 ,到11个省市40几个地市进行了暗查 、暗访、暗拍 ,发现了不少问题 ,统计下来有160多个 。这些问题说实在的触目惊心,让人警醒 ,充分说明我们长江确实如习近平总书记讲的“长江病了 ,而且病得还不轻”,形势还是非常严峻  。

下一步 ,我们要把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尤其是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行动计划里面确定的目标任务狠抓落实,尽快能够见到成效。对生态环境部来讲,我们2019年主要抓八个方面的工作,有四个方面是前两年已经开展的,前面我已经给大家报告了成效。一是饮水水源地的保护,二是城市黑臭水体整治,三是“绿盾”相关行动,四是进一步深化“清废行动” ,进一步排查和整治沿江的固体废弃物非法转移和倾倒的问题。

除了这四项以外,还有四项新的工作:一是劣Ⅴ类水体专项整治。长江整个流域540个国控点 ,还有12个是劣Ⅴ类水体 ,我们要把这12个当成重点,来推动进行整治。二是入江、入河排污口的排查整治。三是“三磷污染”的专项整治。“三磷”指的是磷矿、磷化工企业、磷石膏库,这个对长江的污染影响也是比较大的。四是11个省市的省级以上工业园区设施的专项整治。要把这新的四项工作一并做好。

您刚才的提问还有个生态补偿的问题。我们治理环境 ,一方面需要运用好行政和法治的手段,另外一方面也要运用好市场经济和技术手段。生态补偿恰恰就是一个非常好的经济手段 、市场手段,这些年我们也是一直在推动落实,从当年新安江的上下游补偿 ,到后来的汀江 、韩江 、九洲江、滦河等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长江的生态补偿现在也在积极推动中,财政部会同生态环境部、发改委和其他相关部门在积极推动这项工作,我们联合下发了文件 ,也召开了会议进行部署。去年,中央财政资金拿出50亿元用于推动支持长江流域生态补偿工作,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下一步 ,我们会进一步扩大 、深化、运用好生态补偿机制。谢谢。

日本经济新闻记者:

这几年中国加大了环境监管力度,效果也比较明显 ,而目前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国内有一些声音提出,为了应对这个压力,环境监管力度是不是有所放宽了?您对此有哪些评论?谢谢。

李干杰:

谢谢您的提问 。这个问题实际上在今年“两会”首场新闻发布会上,就是3月2日第一场新闻发布会上,我记得就有记者提出了一个类似的问题,只不过您讲的是“有一种声音”,他讲的是关于环保“有两种声音” ,一种声音讲环保搞“一刀切”,影响了经济发展,刚才有记者也提到了。第二种声音就是由于经济下行压力比较大,有些地方放宽了、放松了。首场新闻发布会上,全国政协新闻发言人郭卫民先生就此做了解答 ,我觉得那个解答非常好 ,我也完全赞成。这里我想补充说明强调三点。

第一,这两种声音反映的现象 、情况确实在一些地方是存在的,是发生过的。但是,就全国而言,它不是主流,不是一个普遍现象。

第二 ,对这两种现象 、两种倾向、两种问题,我们生态环境部都是坚决反对的,发现了也是坚决制止,严肃查处 。关于“一刀切”,刚才我已经说过了 ,很明确 ,见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含糊。关于第二种现象,我们当然也是坚决反对,因为它完全不符合中央的要求 。刚才我也跟大家分享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讲得非常清楚,不能因为经济发展遇到一点困难,就开始动铺摊子上项目、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的念头,甚至想方设法突破生态保护红线。这是很清楚的,所以我们坚决反对放松 、放宽环境监管,我们也在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中把这个当做重点 。如果发现哪些地方该做的事、能做的事,你不做,为了一时的利益 ,让保护为发展让路,那我们是盯住不放 ,该追责的要求严肃追责,非常清楚。

第三,后续我们还会继续把这些工作做好,保持污染防治攻坚战现在的力度和势头,确保能够见到实实在在的成效,尽快补齐生态环境短板,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能够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至于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打法,我在部长通道上也向各位进行了汇报,“4567”。我们一定继续把这“4567”贯彻好 ,争取能够见到更好的成效 。谢谢 。

英国路透社记者:

我们关注到 ,目前很多地方企业还有地方政府呼吁想得到中央更多的治污方面的支持。作为生态环境部,您是否有信心在地方经济下滑的形势下,地方企业和政府能否达到他们的治污目标 ?生态环境部会推出哪些具体措施来支持地方政府和企业参与污染治理?谢谢。

李干杰:

谢谢您提的这个问题。确实,在当前的形势下  ,我们的污染防治攻坚战一方面取得了进展和成效,另一方面也确实面临的困难挑战还不小不少。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一定要看到 ,我们面临的好机遇、好条件也不少不小,甚至是更大更多 。最起码 ,可以说我们面临的好机遇和条件有五个方面 :一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亲历亲为 、率先垂范,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方向指引和根本政治保障。同时 ,我们各地各部门、社会各界保护生态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识也大幅提升 。今非昔比 ,齐抓共管的局面,应该说已经基本形成。二是高质量发展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有利于源头上根本解决污染的问题 。三是宏观经济和财政政策支持生态环境保护 。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形成的物资 、技术 ,包括人才基础,这都有利于支持、支撑我们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资金方面,大家注意到 ,前几天在财政部新闻记者会上,财政部领导宣布 ,污染防治攻坚战中央财政的支持今年将达到600亿元,同比增加35.9% 。四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环境领域推出了很多改革举措,这些改革举措释放的红利惠及我们生态环境保护 。在这里,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五是这些年通过反复探索、积累,我们形成了推动工作的一些好做法 、好的工作策略和方法,这些正确的策略和方法能够切实推进好生态环境保护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们尽管压力不小、挑战很大 ,但是机遇大于挑战,我们应该充满信心。

下一步,关于如何支持地方和企业,我们也正在研究,准备采取一些新的举措 ,把过去的一些老措施继续坚持好、实施好,同时再采取一些新的改进措施、强化措施 。

在对地方的支持和帮扶方面 ,一是继续加大资金政策方面的支持力度。二是加强在技术方面进行帮扶 。刚才我说了,长江经济带沿线58个地市我们都派了专家组 。实际上在此之前,大气方面,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2+26”个城市 ,还有汾渭平原的11个城市都派了专家组下去支持,帮助地方解决他们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三是继续加强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和强化监督工作。加强这些督察和监督,一方面督促,另一方面也是帮扶。比如说我们强化监督工作组下到各地以后,帮助地方进一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

在支持企业方面 ,我们也是准备采取三方面的措施。一是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我们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的意见,提出了15条重要举措,我们将逐一抓好落实。二是主动为企业治污提供技术上支持和帮助。有什么困难,我们帮他们找到一个合理解决的办法 。三是进一步完善环境经济政策 。通过环境经济政策的进一步建立完善,使企业绿色发展有更大的内在动力。从这几个方面帮助企业解决好环境问题,实现绿色发展 。谢谢 。

中国网记者:

明年我国将承办联合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大会,其实去年的大会成果不多  ,但是中国依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有成绩就有经验,中国可以给国际社会提供哪些宝贵的经验?明年大会上是否可以提供中国解决方案?大会的筹备情况也请介绍一下 。谢谢。

李干杰:

谢谢您的提问。“生物多样性是生命,生物多样性是我们的生命”,2010年,当时是联合国确定的国际生物多样性年,我刚才讲的这句话就是当时的主题。当时我在环保部分管这块工作 ,所以我印象非常深刻。这也说明了生物多样性保护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

中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长期以来,我们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非常重视,也取得了好的成效。2011年的时候,就成立了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家委员会 ,制定印发了《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 ,这个战略计划是管20年的,2011年到2030年。还深入开展了“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十年中国行动(2011-2020年)”。经过努力,应该说进展和成效还是非常明显的 ,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某种意义上讲 ,之所以《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能够在中国召开,这也充分说明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进展和成效的肯定。

这些进展和成效,具体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第一 ,我们把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了各类规划,并且在其中都是摆在重要位置来推动 。第二,生物多样性就地和迁地保护都取得了很好的进展 。我国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已经达到了2750处,其中国家级的是474个 。各类陆域自然保护地面积达到了170多万平方公里。应该说 ,通过这些保护措施,很好地保护了很多自然生态系统和大多数重要的野生动植物种群,并且通过这些保护措施,使得一些珍稀濒危的动植物种群得到了恢复,大熊猫就是其中最典型的 。第三,启动实施了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第四,我们长期把这个作为监督执法的一个重要方面,查处了许多违法违规问题 。第五 ,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力度不断加大,同时我们还着力于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但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形势和污染防治一样 ,也不容乐观,生物多样性下降的总趋势还没有得到根本遏制。另外,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经济开发活动之间的一些矛盾一定程度上也存在。下一步,我们要继续认真落实好《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明确的任务要求 ,包括要实施好生态保护修复的一些重大工程,进一步构建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进一步提高我们保护和监管的能力 ,做好生物多样性的调查 、观测 、评估。同时,要进一步扩大公众、企业参与的渠道 ,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力争把我们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做得更好,取得更多的成效,也为全球生物多性保护做出我们的贡献。

《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明年召开。这次大会很重要,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确定2030年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目标,同时还要确定未来十年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全球战略。我们作为东道国,责任非常大 ,任务也很重,目前正在积极地协同 、会同地方和相关部门抓紧筹备 。筹备方案已经经过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家委员会的审议 ,目前相关工作已经启动 。我们将尽全力履行好东道国的义务,尽力把这届大会办成一届顺利、圆满、成功的大会 。谢谢 。

贵州广播电视台动静新闻记者:

今年全国“两会”,我们感受到了北京热烈的氛围,也感觉到了一点空气污染。请问,旨在解决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的“总理基金项目”搞清楚污染来源了吗?现在基金项目的进展怎么样了?谢谢 。

李干杰:

谢谢您的提问 。刚才在上场之前,我还说这个问题一定会问到 ,因为大家对蓝天保卫战非常关心,对大气重污染的成因非常关心,当然也对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项目的进展情况非常关心。

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项目是前年正式设立的,相关工作是从前年9月份正式展开 ,截止到目前,一年半左右的时间,预期是到今年年底全部结束。这个项目应该说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集中了全国将近两千名一线专家,其中包括很多院士来参与研究 。我刚才跟大家讲 ,我们在大气方面,向地方派了若干专家组到现场,既帮助地方 ,又支持他们的科研 ,其中就包括大气攻关项目,我们许多专家都参与了相关工作 。经过一年半的努力,应该说总体上进展和成效还是不错的,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也包括大家最为关注的大气重污染成因,现在应该说有了个基本的说法,但最后还是要等到项目结束以后,由我们专家、由我们攻关项目正式向社会发布。

就我的理解,大气重污染成因及来源主要是这样三个大的方面 :

第一 ,污染排放。污染排放是主因和内因 ,并且经过专家研究,已经更加明确具体 。在污染排放中间有四大来源是主要的 ,这四大来源占比要达到90%以上,当然城市与城市稍微有点差别。一是工业,二是燃煤,三是机动车,四是扬尘 。另外,在PM2.5组分里面也基本搞清楚了 ,主要的组分也是四大类 ,硝酸盐 、硫酸盐、铵盐和有机物,这个比重占比达到70%以上。所以,来源搞清楚了,组分搞清楚了,也就是主要矛盾清楚了 ,主攻方向清楚了。你要治理这样四大来源,针对主要的组分开展工作。

第二,气象条件。气象条件尽管是外因 ,但是这个外因的影响对大气重污染而言还是非常明显、非常大的。专家的评估结果,我们气象条件的影响 ,年度与年度之间 ,上下10%。也就是说 ,同样的污染排放  ,不同年份气象条件有的可能拉高10%,有的可能拉低10%,个别城市可能还会达到15%。大家可以想见 ,连续两三年之间 ,前年如果气象条件好,今年如果气象条件差 ,实际上由于气象条件本身的影响是比较大的 ,上下波动也是比较大的。另外,容易造成重污染的不利气象条件也搞清楚了 ,风速低于两米、湿度大于60%,近地面逆温 、混合层高度低于500米,这样的天气极容易形成重污染天气。也正是如此 ,在预测到有这样气象条件的时候,一定要进行重污染天气的预警应急 ,要采取应急措施,把污染排放降下来 ,这样才能使得重污染过程不那么重,可以减轻一些。

第三,区域传输。这个基本上也搞清楚了 ,在一个传输通道内,比如说京津冀及周边,“2+26”城市这个范围内 ,大概相互之间的影响平均是20%-30%的样子,重污染气象天气发生的时候,会提高15%-20%,也就是说可能达到35%到50%,个别城市可能会到60%-70% ,也就是说相互之间的影响还是比较明显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必须要实施联防联控,大家要一起行动,因为相互之间是影响的。

就我的理解,大气重污染成因及来源主要是这样三个大的方面:

第一 ,污染排放。污染排放是主因和内因,并且经过专家研究,已经更加明确具体。在污染排放中间有四大来源是主要的 ,这四大来源占比要达到90%以上,当然城市与城市稍微有点差别。一是工业,二是燃煤,三是机动车 ,四是扬尘。另外 ,在PM2.5组分里面也基本搞清楚了,主要的组分也是四大类  ,硝酸盐、硫酸盐、铵盐和有机物,这个比重占比达到70%以上。所以,来源搞清楚了,组分搞清楚了 ,也就是主要矛盾清楚了 ,主攻方向清楚了。你要治理这样四大来源,针对主要的组分开展工作 。

第二,气象条件。气象条件尽管是外因,但是这个外因的影响对大气重污染而言还是非常明显、非常大的。专家的评估结果,我们气象条件的影响,年度与年度之间 ,上下10%。也就是说,同样的污染排放,不同年份气象条件有的可能拉高10%,有的可能拉低10%,个别城市可能还会达到15% 。大家可以想见,连续两三年之间,前年如果气象条件好,今年如果气象条件差 ,实际上由于气象条件本身的影响是比较大的,上下波动也是比较大的。另外 ,容易造成重污染的不利气象条件也搞清楚了,风速低于两米、湿度大于60%,近地面逆温 、混合层高度低于500米,这样的天气极容易形成重污染天气。也正是如此,在预测到有这样气象条件的时候,一定要进行重污染天气的预警应急,要采取应急措施 ,把污染排放降下来,这样才能使得重污染过程不那么重,可以减轻一些。

第三 ,区域传输。这个基本上也搞清楚了,在一个传输通道内,比如说京津冀及周边,“2+26”城市这个范围内,大概相互之间的影响平均是20%-30%的样子,重污染气象天气发生的时候,会提高15%-20%,也就是说可能达到35%到50% ,个别城市可能会到60%-70%,也就是说相互之间的影响还是比较明显的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必须要实施联防联控,大家要一起行动,因为相互之间是影响的。

所以,从成因角度、来源角度讲,我想给大家做这样一个我理解的归纳。三大影响因素,污染排放、气象条件和区域传输 ,基本上搞清楚了 。也正因为如此,我们现在关键是要优化四大结构,关键是要做好重污染天气条件下的预警应急工作 ,关键要实施联防联控。过去这些年,我们也是这样做的 ,实践证明还是有成效的,研究结果进一步印证说明了这一点,也使得我们有信心继续按照这个路子 、按照这个方向 、按照这个方法做下去,相信一定会见到更大的成效。

我这里特别想说的是,影响气象条件的因素这三个方面,所以在天气好的情况下 ,不要自满松懈,你以为一段时间很好就自满松懈,放松要求 ,搞不好就会反复 。遇到重污染过程、重污染天气又来的时候,也不要丧失信心,不要否定我们的改善成果,更不要轻易地调整和否定治污路线 。要有定力,要科学客观,自信坚定 ,不要反复摇摆 ,不要五心不定。谢谢。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请问李部长 ,在当前欧洲无力、美国无心的情况下,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持有何种观点和立场?都采取了哪些行动?预计会面临什么样的挑战?谢谢 。

李干杰:

谢谢您的提问 。气候变化是国际社会普遍关心的一个重大全球性挑战,中国的态度和立场非常明确,并且是一贯的 ,不管外面怎么变化,我们的态度和立场一直是明确的、坚定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讲的 ,应对气候变化不是别人要我们做 ,而是我们自己要做,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我们也不仅仅是说说,关键行动上我们也是这样做的。我们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始终是百分之百地履行自己的义务,始终是百分之百地信守对外作出的承诺 ,并且也取得了好的进展和成效。有两个方面:

第一,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我们一直是全球气候变化多边进程的积极参与者和坚定维护者 。《巴黎协定》的达成和生效,中国发挥了重要作用 ,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本人。在此基础上,2018年我们又为卡托维兹大会的成功发挥了积极作用,推动这次大会达成了一揽子全面、平衡、有力度的成果。在双边方面,我们也围绕气候变化积极开展深入交流与合作,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效。这是一方面 ,始终积极参与全球气候变化的治理进程。

第二 ,认真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战略。采取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 、提高能效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使得我们温室气体的排放得到了比较好的控制 ,可以说是扭转了一段时期我们碳排放快速增长的局面 。2018年相对于2015年,单位GDP碳排放强度下降了约45.8%,已经提前完成了我们作出的到2020年下降40%-45%的目标;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了14.3%。其他一些工作进展也是比较顺利,比较好。另外 ,在国内层面 ,我们积极推动建立中国的碳市场,在前些年试点的基础上,2017年12月份已经正式启动了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 ,相信碳排放交易市场体系的建立会为我们减排温室气体、应对气候变化发挥很好的作用 。

我们的立场是一贯的,态度是一贯的 ,行动也是很坚定、很深入的,取得了进展。但是确实这方面问题也不少,挑战也很大,我们现在的产业和能源结构还是偏重,化石能源占比还是比较高。尽管这些年有比较明显的下降,比如煤炭占比 ,2012年的时候是68.5%,去年降到了59%。大家知道我们的量很大,每降一个百分点,都意味着很大的贡献,但是59%仍然还是高 。其他方面的工作,在抓落实方面也还有空间,也还有不足,也还有问题。

下一步 ,我们准备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来着手,坚定不移地实施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战略 。第一 ,加强工作协调和政策协同,支持各类低碳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同时,加快建立和完善我们重点行业温室气体排放标准体系。第二,加强碳市场管理制度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和能力建设,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第三 ,主动适应气候变化的影响,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同时倡导简约适度  、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第四 ,继续深度参与和引领全球气候治理 ,把握好全球低碳发展的新机遇。第五,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更好发挥低碳发展对经济转型的引领作用、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促进作用、对环境污染治理的协同作用,持续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做出新的贡献。谢谢 。

法制日报全媒体记者:

近期,我们关注到环保数据造假问题一直是社会公众关注的问题 ,环保数据造假无疑是最严重的治理之难。请问部长,我们以后将采取什么样的举措来杜绝环保数据造假这个问题?

李干杰:

谢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很敏感,大家也很关心。您刚才讲的环保数据造假,我体会您讲的是监测数据造假。在实践中,过去最突出的也是这方面的问题 。对监测数据造假 ,我们是深恶痛绝!我本人一再讲,我们现在生态环境的管理、生态环境的治理就像一座大厦 ,这座大厦 ,你要让它屹立不倒,最关键的是中间这个柱子一定要坚实可靠,而我们的监测就是这个大柱子 。如果这个大柱子撑不住,这个大厦就撑不住 ,它一定会倒塌 。换句话说,数据的质量也是我们环保工作的生命线,不能出毛病,不能有问题。这几年,我们着力推动监测网络建设,按照中央的要求 ,这也是中央确定的一项重要改革任务,解决环境监测质量的真实、准确、可靠的问题。我们对环境监测数据提了三个字的要求 ,“真”、“准” 、“全”,也就是真实、准确、全面。

应该说 ,经过这几年的努力,有了根本性的转变。之前我不敢说,但今天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大家 ,我们的监测数据是真实、准确、全面的。如果说全面,现在还有点差距,因为现在大气监测国控点1436个,大家认为可能还要设得再密一点 ,水的国控点是1940个,可能有些地方还没有设。但是数据是真实 、准确的,我们心里是有底的。一方面,通过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保证了这一点 。另一方面,跟前后两方面的信息情况是相匹配的。前面跟我们掌握的治理工程的推进 、实物量的完成是匹配的,后面跟我们听到的、社会反映的、老百姓的感受是一致的,不像过去是“两张皮” ,我们说环境质量好了,老百姓不认账,过去这种情况确确实实存在 。

对于监测数据造假的问题 ,我们是怎么办的呢?采取了什么样的措施来使得今天的情况有大的转变和好转呢?三句话:

第一,做到让其不敢。发现问题立马查处、严肃查处,并且不是一般的追责问责,不是蜻蜓点水。比方说最典型的 ,已经向社会发布的两个典型案例,一个西安的监测数据造假案,一个是山西临汾监测数据造假案,不仅仅是有行政处罚 ,关键还有刑事处罚。临汾一个案子,进去了16个人,这在过去大家想都想不到,为了一个监测数据,有16个人受到刑事处罚。

第二,做到让其不能。通过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 ,另外人防加技防,做到不能。过去,我们国控点监测都是由地方负责的,名义上是国控点 ,但实际上是地方进行运行维护的,是考核谁,谁监测。我们现在体制创新,谁考核,谁监测。我们考核国控点 ,就是我们监测,我们请第三方进行监测,而不再由地方进行监测 ,并且我们对第三方有严格的一套管理制度。另外,我刚才讲到,人防之外还有技防,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确保对监测的干扰能够避免 ,一旦发现问题 ,马上就能知道。比如国控监测点位,不仅仅是监测设备本身 ,也包括其他一些视频设备 ,全是跟我们监测总站联网的,一有动静,这边马上知道,还有其他一系列的技术手段。

第三,做到让其不愿。当然让其不愿坦率说还有差距,因为考核的压力大 ,他完成不了的时候就容易动歪脑子 。我们反复强调,做宣传 ,同时发现问题严肃查处 、倒逼,还有对于确确实实做得好的 ,我们在一些政策和其他方面,也给予奖励 、鼓励和支持,宣传引导大家认识到它的重要性,把监测工作做好。

下一步 ,我们还会继续把这个不敢 、不能、不愿三件事做好 ,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 ,进一步完善我们的规章制度。同时 ,最重要的是加强质量管控 ,发现问题严肃查处,确保我们监测这个顶梁柱 、这条生命线能够不出毛病,确确实实发挥好它的作用 ,我们也还有这个信心。谢谢。

检察日报全媒体中心记者:

近日,最高检和生态环境部等九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在检察诉讼中加强协作配合 依法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 ,今年年初最高检内设机构改革 ,其中第八检察庭作为承办公益诉讼检察业务的专门机构,也更好地为履行检察公益诉讼职责提供了组织保障。请问李部长,下一步,在合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中 ,最高检需要在哪些方面与生态环境部等部门加强协作配合 ,怎样更好地发挥公益诉讼职能?谢谢。

李干杰:

谢谢您的提问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进展成效明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发生了历史性变革 。原因很多,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小环保变成了大环保。过去一讲环保,就是环保部门一家单打独斗,小马拉大车。现在情况完全变了,大家都积极参与,都积极工作,发挥好各自的优势,共同齐心努力来打污染防治攻坚战。

刚才您讲的最高检就是个典型的例子。我们特别赞赏也特别感谢最高检,包括全国检察系统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一个重要的领域 ,来开展相关工作 ,发挥积极的作用 。你刚才提到,包括设立了一个专门的公益诉讼机构。据介绍,公益诉讼这一块 ,环保占的比重是最大的,在全国公益诉讼方面,检察机关办的大概占了四成以上,对提高人们的认识、解决相应问题 ,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我们也特别期待和希望能够继续发挥好公益诉讼的作用,从生态环境部的角度来讲,我们也一定会尽全力配合、支持检察机关做好相关工作。

实际上 ,我们跟最高检之间也建立了合作机制,包括人员交流。春节之后 ,我们就已经开始相互派人员到对方单位挂职 。生态环境部派了一位同志到最高检,最高检也派了一位同志到我们这儿来 。过去我们挂职是上下挂职比较多,部门之间还很少,恰恰我们现在跟最高检之间已经开始了这样一个机制 。另外,共同把这个工作做好,对双方都是非常重要的,也都是我们应尽职责。后续还有很多其他的工作,我们都会进一步扩大和深化。相信在污染防治攻坚战 、在整个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检察机关的作用和贡献一定会越来越大 。

主持人:

谢谢 ,最后一个问题。

中国环境报记者:

李部长您好,我的问题是,渤海综合治理是污染防治攻坚战七大标志性战役之一,去年机构改革后,生态环境部刚刚承担了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职责,请问您对渤海的相关情况了解吗?生态环境部在科技监管机制 、队伍建设等方面能否跟得上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的要求呢?今年改善渤海的生态环境质量又有什么计划?谢谢。

李干杰:

谢谢你的提问,谢谢我的同事的提问 。首先问我对渤海了解吗?可以说,又了解,又不够了解 ,这是实话。了解,对渤海当然是了解一些,不仅仅是一般性的了解 ,过去虽然环境保护部在海洋环境保护方面的了解不如海洋局那样全面深入 ,但是毕竟我们也是负责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的,所以对渤海的情况多多少少也是掌握一些。这次机构改革,海洋环境保护职能整合到新的生态环境部之后 ,说实在的 ,确确实实是一项新的任务,也是个新的挑战,我们要把这个工作做好 ,我们需要下更大的功夫 、更大的力气 ,去研究 、推动 。目前,从人力、能力方面,也还有不小的差距,现在我们也在相关方面大力支持下 ,尽快推动相关能力建设起来 、运行起来 。

正如你刚才讲的,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是污染防治七大标志性战役之一 ,方方面面非常关注 。怎么打?能不能打好?渤海 ,大家知道了,它的地位作用非常重要,它既是环渤海三省一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撑 ,同时也是我们海洋生态环境安全的一个重要屏障,对应对气候变化来讲,它还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缓冲区。前些年,在地方和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之下 ,渤海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也是有进展和成效的,这也反映到了它的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方面。但是确实问题也不少,包括陆源污染物排放量长期以来居高不下 ,包括海洋资源开发强度也一直很高,我们一些重点港湾、海水水质也一直有反复,不太稳定,更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善。所以整个的形势同样也是比较严峻的 。

下一步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怎么打法 ,实际上去年11月份,我们会同发展改革委和自然资源部,经报国务院批准 ,印发的《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已经明确了任务书 、时间表 、路线图,甚至是施工图。这个行动计划总体的思路和举措,包括两句话,第一句话 ,围绕“一个目标” 。第二句话 ,实施“三管齐下” 。“一个目标”就是以建设“清洁、健康 、安全渤海”作为战略目标 ,坚持以改善渤海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解决现在存在的突出环境问题为主攻方向 ,综合施策,确保渤海的生态环境不再恶化 ,三年综合治理能见到实效。“三管齐下”就是“减排污、扩容量、防风险”,实际上讲的是要污染防治、生态保护、风险防范“三位一体”一并推进 、协同推进 、协同增效。

在污染防治方面 ,主要是查排口、控超标、清散乱。查排口就是排查入海排污口,治超标就是治理那些超标的企业 ,清散乱就是清理整顿散乱污的企业 。在生态保护方面,守红线 、治岸线 、修湿地。守红线就是一定要划定和守住渤海的生态保护红线 ,治岸线就是治理岸线开发的问题,修湿地就是修复沿海这些湿地。在风险防范方面 ,是查源头、消隐患、强应急 。查好风险的源头 ,尽力排除 、消除这些隐患,同时还要把我们的应急准备做得更加充分、更加具体,一旦有事,确保能够喊得响 、拉得出、打得赢。希望不出事 ,如果真出了事,能够第一时间做出响应,把污染 、把事件的后果减小到最低程度。所以这个行动计划是比较明确的,围绕“一个目标”,实施“三管齐下”。

下一步,落实好这个行动计划,我们主要做两件事 。第一件事 ,指导推动沿海三省一市抓紧结合自身实际来制定各自的实施方案、并且把相关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相关地市和相关区县,把目标任务传递下去 、分解下去,让大家赶紧行动起来 。

第二件事,在地方工作的基础上 ,直接组织开展环渤海入海排污口的排查和整治工作。因为我们认为,在整个渤海综合治理工作中,入海排污口的排查整治是“当头炮”、“牛鼻子” 。这个“牛鼻子”抓住了 ,行动计划的实施就有了比较大的把握。排污口的排查和整治四件事,“查 、测 、溯 、治”。“查”就是排查,有一算一,全部把它排查出来,实行清单式管理,拉条挂账。“测”就是监测,看看这些排污口究竟是达标还是不达标,究竟什么情况 。“溯”就是溯源,把污染源找到。“治”就是整治 。这项工作,生态环境部直接操盘,直接组织开展,力图把这项工作尽快能够推动落地见效  ,大幅减少陆源污染向渤海的排放。只要陆源污染向渤海的排放能够明显得到控制和降低,渤海的海水水质、生态环境的改善就很有希望,就一定能够做得到。

所以,我们目前在去年工作的基础上,正在狠抓这两件事,一是让地方赶紧编制行动计划,二是积极推进入海排污口“查 、测、溯、治”这四项工作。大家可以关注,我们现在通过环境报 、通过我们的媒体 ,向外也发布了相关信息。我们还是很有信心,通过这个标志性战役,《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的实施,能够为改善渤海的生态环境发挥重要作用。谢谢。

主持人:

谢谢李部长,记者会到此结束,感谢各位记者参加 ,再见。

免责声明:本版内容来源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QQ:190512968)删除。

<ravvn class="vlune"></ravvn>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