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臭水体是我国当前最为突出的环境问题之一,群众关注程度最高、反映问题最为集中。记者近日在浙江、山西、广西、福建、云南、贵州、河北等地走访发现,一些曾经的黑臭水体经治理再现清水绿岸、鱼翔浅底之景,但也还有部分黑臭水体顽疾待除。
黑臭水体是我国当前最为突出的环境问题之一,群众关注程度最高、反映问题最为集中。
记者近日在浙江、山西、广西、福建、云南、贵州、河北等地走访发现,一些曾经的黑臭水体经治理再现清水绿岸、鱼翔浅底之景,但也还有部分黑臭水体顽疾待除。
城市黑臭水体如何成功脱黑?“摘帽”后的黑臭水体又当如何防止反弹?
黑臭水体脱黑四法
夏日骄阳照在粼粼河面,河边生态护岸间隔种植杨柳、美人蕉等植物,河底增氧设备翻起气泡为水体增氧……这是记者近日在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丁兰街道五会港和丁桥新城二号港交汇处看到的景象。
这里多年前却是另一番样貌。“以前辖区内有工农业用水直排,河道水质不容乐观,沿河群众投诉很多。”江干区丁兰街道办事处主任徐振玮说,2014年开始,属地政府协调各部门对河道进行综合治理、水岸同治。整治完成后,群众从以前的“掩着鼻子躲”到“没事就喜欢来”。
“现在河边绿道就是健身休闲的好去处,河边还有定点垂钓区,大家真正享受到了河道治理成果。”家住丁兰街道大农港附近的市民周灜说。
山西省太原市有汾河自北向南穿城而过,两岸9条边山支流依次注入汾河。这9条河曾是污染重灾区,各种污水在河床横流,两岸臭味弥漫、蚊蝇滋生,更有大量违建、废品回收站等,居民普遍不愿靠近。
近年,太原市加力治理这些边山支流。工程完工后,不仅出现了居民梦寐以求的清河绿岸,河边还全部建成城市快速路,直通汾河沿岸已有的快速通道,构成新的市内快速交通系统,在补短板的同时拓展了城市发展空间。
那考河多年前曾是广西南宁市的一条“臭水沟”,如今,那考河已蜕变成绿树环绕、 风景秀丽的湿地公园(7月18日摄) 周华摄
除浙江、山西外,记者在河北、福建、广西、贵州、云南等地走访发现,很多地方黑臭水体均已返清,赢得群众赞誉。其治理举措大致有四:
有的截污为先,源头治理。那考河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内河竹排江的上游支流,最多时河道沿岸有53个污水直排口,建筑垃圾多达500多万立方米。南宁针对所有污水直排口实施“一口一策”的整治措施,新建8公里污水管线,将污水彻底截流,并在上游建设一座处理能力5万吨/天的污水处理厂,将河道两岸和周边地区的污水全部入厂处理。
有的堵疏结合,综合治理。为防河道垃圾污染,河北省衡水市彻底清理打捞市区各河渠沿岸垃圾、水面漂浮物,并设置警示标志,落实管理责任制。同时增加垃圾收集设施投入,强化日常运维管理,完善河渠沿线垃圾收集转运体系。
有的水岸共治,生态修复。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乌金山镇副镇长、黑河河长李琛分析,过去河道环境不好,附近群众也没把身边的河流当成母亲河,存在向河道倾倒垃圾的习惯,近年晋中在整治河道时,着力建设河岸绿地休闲区,把垃圾臭水河变成居民身边的景点,促使居民爱河护河。
有的建章立制,发动群众。贵阳市针对每一处黑臭水体,建立管网维护机制、垃圾收运、水质监测机制和信息公开机制等,在细化工作的同时,方便群众监督。广西治理城市黑臭水体则以人民群众满意作为主要评判标准,从单一的政府治水转变为“政府+民众”共同缔造。截至今年6月底,广西70段城市黑臭水体已基本消除67段,消除率达90%以上。
部分黑臭水体出现反弹
在各地各级政府治理黑臭水体取得成效同时,部分现存黑臭水体仍在影响当地群众日常生活。
位于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的小湾河是金钟河上游,也是贵阳市“三口水缸”之一阿哈水库的重要补给水源。根据相关部署,观山湖区与贵州水务股份有限公司通过PPP模式开展合作,于2015年9月启动小湾河水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程。
7月初,记者沿小湾河流域走访发现,经过整治后的小湾河河道虽有改善,但沿河排污口并未完全消除,作为饮用水源河的小湾河污染仍然严重。在位于贵阳市观山湖区同城南路附近的小湾河上游,记者看到河水水体呈“白汤”状态,并有明显臭味。
一位在河面钓鱼的市民说:“小湾河污染是出了名的,前些年进行过一些整治,但是效果不好。我们在这里钓鱼纯属娱乐,这里面的鱼谁敢吃?”
在广西合山市汇景小区附近,记者看到一个排污口流出的污水正排入附近菜园。合山市市民谭先生说:“这都是附近小区排出来的生活污水,虽然市里修建了污水处理厂,市民要交0.8元/吨的污水处理费,但是排出来的还是污水。”
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西部有一条太榆退水渠,承担着晋中市区防汛排洪的重要任务。其中快到污水处理厂的上游一段,由于需要截污入厂,水体流速极缓,开始变得黑臭。
在这段渠边的东贾村村民眼中,这条“臭河”是几代人的心病。村民反映,由于村子就在太榆退水渠边,每到天气热时家里就容易飘进臭味,亲友来串门,待一会就想走。“我们也知道水渠是供城市泄洪用的,填不了也改不了道,几辈人就这么忍过来了。”一位村民说。
近段时间,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横江渡河道降雨后出现的污水直排,让市民黄女士很“揪心”。顺着她的指引,记者沿横江渡往上游追寻污染源,在建新中路附近一处桥下发现,与截污井相连、直径约70厘米的管道正汩汩冒出黑水,周围水域也被染黑。
另有群众反映,河北省任丘市永丰路街道尹丰渠穿过小区和村庄,臭味弥漫,蚊虫滋生,多年无人治理。记者在现场看到,尹丰渠水体呈黑色,污浊不堪,难见渠底。在任丘市燕山南道一处桥上向下望去,部分区域渠水干涸,杂草丛中露出黑色污泥。岸旁雨水排口朝向水渠,排口底部残留着杂质。附近村民孔长生说:“污染水渠长约1公里,前后被水闸阻断,没有补给水源,基本处于半死水状态。”
黑臭水体治理三难
记者走访获悉,部分黑臭水体治理发生反复,主要原因在于城市管网建设滞后欠账待还、自然环境不利因素叠加、治理资金紧张等。
首先是城市管网建设滞后。杭州市滨江区治水办专职副主任杨寿国等基层干部表示,部分老旧小区雨污管网没有分离,部分生活污水直接排入城市河道,容易造成河道雨天黑臭。
河北衡水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排水管理中心主任万永超说,一部分城市老旧管网存在薄弱环节,汛期来临后,受到水压增大影响,容易出现溢流和污水泄漏,一些生产生活污水未经无害化处理,就随雨水排入河道,致城市黑臭水体水质再次反弹。
其次,地势、气候等自然环境因素增加了治理难度。记者注意到,一些城市地势普遍较为平坦,由此导致城市河道水体流动性较差,水质优化及保持难度较大,不少地方不得不加大引水配水力度,以增加城市水网的流动性。但昆明市滇池管理局河道管理处工作人员黄冬燕表示,一些地方在个别月份没有稳定的清洁水源补给,就容易导致河道生态流量不足,为黑臭水体长治久清埋下隐患。
山西晋中市城市管理局副局长赵金树说,北方地区降水量稀少,同等排放标准下比湿润地区更易造成污染超标。晋中市区平均年降水量只有388毫米,去年更是只有325毫米。“晋中市区内大的自然河流只有2条,其他大量是为灌溉、泄洪开挖的人工渠道,比自然河流更易形成黑臭水体。”
最后是建设治理资金面临较大压力。杭州市江干区一名受访街道干部说,2013年开始到现在已累计投入7000多万元资金,虽然区级财政有配套,但上级替街道垫付的约3000万元至今没有能力支付。
湖州市治水办专职副主任周峻表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领先的浙江尚面临较大的资金压力,中西部地区的治理资金问题可能更为严重。
据赵金树介绍,他们曾请专业人士测算,要把晋中市建成区内的合流制管网全部进行雨污分流改造需要资金40亿元以上,事实上这部分资金每年常常只有一两千万元,资金缺口很大。
河北省鸡泽县在河道治理中采用“生态浮岛”技术,种植挺水植物,既美化了河道, 又净化了水体,达到了生态治污效果(6月20日摄) 王晓摄
如何长治久清
针对黑臭水体治理难点,受访基层干部建议从基础设施、制度建设等方面入手,科学精准施策,确保受污染水体长治久清。
一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雨污分流。福州市城乡建设局副局长朱宸熠说,在彻底清查和解决排水管网破损、淤积和雨污混接、错接等突出问题的同时,针对老旧小区展开雨污分流改造,将原有管道作为污水管,新增雨水管,让雨、污各行其道。
针对一些突发污染,万永超建议尝试在河道每间隔一定距离设置一段应急橡胶坝,一旦某段河道监测到污染情况,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把临近的橡胶坝升起来,形成一定阻隔,避免污染蔓延至河流下游。同时抽干污染河段的污水,排查污水管网,查明污染源并进行处理。
二是继续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压实监管主体责任。福州市水务集团鼓(楼)台(江)片区水系综合治理项目负责人郑华说,可建立河长工作及考核方案、城区内河常态化清淤导则,确保河长制工作常态化、规范化。同时完善工作机制,加大污染源排查治理力度,排查内河沿岸工业、餐饮、医疗卫生等单位的污染源排放,严厉打击违法行为。
周峻表示,目前许多地方的治水办或类似机构都是临时性的,工作人员也需要从各个部门抽调,人员流动性大、工作难度高等问题都不利于水环境的长效监管,建议将相关职能机构定岗、定员、定责,使相关责任落实得更清晰。
三是改善城市水循环,加强城市稳定清洁水源供应。黄冬燕认为,对于水资源较为紧张的地区及水体,应优化流域水资源调度,可通过污水处理厂尾水提标方式进行补充。例如昆明市内多个污水处理厂尾水目前指标已达Ⅳ类水水平,能够为河流沟渠提供可循环的清洁水源。
四是多渠道争取资金,避免基层治理有心无力。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水生态环境处处长赖春苗建议,建立污水处理厂—管网—水体一体化运行维护管理机制,健全污水处理收费机制,严格落实排污许可、排水许可等制度。
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治水办专职副主任张韬提出,街道等基层在申报相关环境整治项目时可将水环境治理资金打包在内,结合重大工程、试点建设等项目争取中央、省、市各级资金支持。